一七一章 貧賤最大的悲哀(1 / 2)

董襲,字元代,會稽餘姚(今浙江餘姚)人,身長八尺,武力過人。

孫策進入會稽,董襲在高遷亭迎接他,孫策一見他便認為他很壯偉,就讓他在自己屬下管理賊盜的部門做事。

當時山陰慣盜黃龍羅、周勃糾集黨眾幾千人,孫策親自出兵征討,董襲親手砍下黃龍羅、周勃的腦袋,返回後被任為別部司馬,帶兵兩千人,升任揚武都尉。

他跟隨孫策進擊皖縣,又征討劉勳於尋陽,討伐黃祖於江夏。孫策死後,鄱陽賊彭虎等聚眾數萬人,董襲與淩統、步騭、蔣欽分兵討伐。

董襲所到之處賊兵皆敗,彭虎等一望見他的旌旗,便四散逃走,十天之內全部平定。董襲被任為威越校尉,遷為偏將軍。

步騭,字子山,臨淮淮陰(今江蘇淮陰西北)人。

漢末擾攘,步騭遷居到江東避亂,到江東後生活困苦。後與同齡的廣陵人衛旌(字子旗)相識交好,二人白天靠種瓜自給自足,在晚間則努力研習書籍。

步騭廣泛地學習各種學問和技藝,各種書籍無不通讀博覽,他性格寬雅深沉,能夠折節降誌,屈己辱身。

會稽人焦矯(曾擔任過征羌令,人稱焦征羌)是郡中的豪族,其門客放縱無理、霸道胡為。

步騭與衛旌在其地盤上謀生,擔心被他們所侵淩,於是共同帶著名帖和瓜果,前往獻給焦矯。到其府邸後,焦矯正在室內睡覺,兩人隻得在外麵等待。

過了一段時間,衛旌等得不耐煩了,想要就此離去,步騭製止道:“我們來的初衷就是畏懼他勢力強大,如今到來拜訪未果又擅自離去,想以此來表示清高,隻會與他結怨而已。

過了很久,焦矯開窗看見了他們,於是命人在外麵鋪上座席,讓他們坐在室外,而自己卻在室中帷幄端坐。衛旌越發覺得恥辱,但步騭神色言談自若。

焦矯安排他們就餐,自己的大案上堆滿了佳肴美味,卻以小盤盛飯給步騭、衛旌,隻有少許蔬菜而已。

衛旌心中鬱悶,難以下咽,而步騭卻把飯菜全部吃光,其後才與衛旌告辭而去。

衛旌怒罵步騭:“你怎麼能忍受這種侮辱?”

步騭答道:“我等本是卑微低賤之人。主人以低賤之禮招待我等,本來就很恰當,有什麼可恥辱的?”

衛旌沉思良久,隻得感歎道:“貧賤最大的悲哀就在於認為自己什麼都不配啊!”

步騭回道:“你錯了,貧賤本身就是最大的恥辱,而窮困則是最大的悲哀。若要出人頭地,就得成就一番事業。”

建安五年,孫權被表為討虜將軍,征討劉表,步騭入仕孫權,被任命為主記。年餘後,辭官與諸葛瑾、嚴畯等遊曆吳中各地,三人逐漸聲名顯赫,被稱為當世的英傑俊才。

孫權攻破黃祖,曾做好了兩個匣子,用來盛黃祖和蘇飛的首級。蘇飛托人向甘寧求告。

甘寧說:“就算蘇飛不說,難道我甘寧會忘記他的恩情嗎?”

時孫權擺酒,為諸將慶功。

甘寧走下席位向孫權叩頭,血淚交流,對孫權訴說蘇飛過去對自己的恩義,並且說明:“甘寧我如果不遇蘇飛,早已死填溝壑,當然也就不能盡忠報效您了。如今蘇飛罪當斬殺,我冒昧地向您求情,免他一死。”

孫權感其言,謂之道:“如今為君赦之,若其走去則如何?”

甘寧道:“飛得免分裂之禍,受更生之恩,縱至尊加以驅逐飛尚必不走,豈會圖謀亡命出走呢!若果真如是,寧顧以頭相代。”孫權乃赦蘇飛。

淩統怨恨甘寧殺死他的父親淩操,經常打算殺死甘寧。孫權愛惜此兩員虎將,於是命令淩統不得仇恨甘寧,並讓甘寧領兵到別的地方駐守。

四月,台駘令裴元紹接手青州事宜,朱靈親率四萬水軍,大小船隻千餘,沿海岸線南下,準備溯長江之流而上。

台駘一麵令程渙、趙浮於沿岸提供淡水接應,一麵著手打通被孫權占領的三江口。隻有打通三江口,水軍才能順利北上漢水,既可以北攻襄陽,又可以南擊江陵。不然的話,隻能被拒阻在夏口以東。

為了及時與水軍彙合,一切準備妥當的台駘急令大軍先行開拔,同時令宣導司長許靖出使江東,勸孫權不要摻乎此事,打開沿岸渡口,不要加以阻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