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零章 董襲的斷纜之功(2 / 2)

江東討麻、保二屯之戰三位主將,竟是孫策、孫權和周瑜,可見麻、保二屯戰略意義之重要。

東吳屢攻黃祖固在拓土擴疆,報仇雪恥,亦是台駘統一中原的一步棋。

自打台駘統一部署,準備揮軍南下的主意一定,便一麵令朱靈整頓四萬水軍,一麵令孫權出兵攻打荊州。

孫權得到朝廷的命令,可以名正言順地攻略要衝,自然欣喜。而正是有了東吳在東南邊頻繁的動作,使得夾在中間的劉表有所顧忌,日夜焦慮,以至於臥病不起。

起初,巴郡人甘寧率領奴仆和賓客八百人投奔劉表。

甘寧看出劉表終究難以成就大業,恐怕一朝眾叛親離,自己也要受牽連,就打算東入吳郡。但在夏口被劉表的部將黃祖留下,待了一年,黃祖一直把他當作凡人來對待。

孫權攻擊黃祖,黃祖軍隊大敗而逃,孫權部下的校尉淩操領兵急速追趕。

甘寧善於射箭,率兵在後掩護,射死淩操,黃祖因此免於一死。

黃祖收軍,回營後,對待甘寧還像過去一樣。黃祖部下的都督蘇飛知道甘寧雄猛逸才,於是數次推薦甘寧。

然而黃祖因為甘寧出身帆賊,又恐甘寧坐大難以駕馭,於是不肯任用,更令人誘化甘寧手下之人。

甘寧欲離黃祖而去,恐不能得出,獨自憂悶不堪。

蘇飛知其意,乃置酒以邀甘寧,說道:“我曾薦卿數次,惟主公不能加用。日月逾邁,人生幾何,卿宜自遠圖,或可得遇知己。”

甘寧想了良久,方道:“雖有此誌,不知何所可為。”

蘇飛便道:“我將薦卿為邾長,於是去就之事,你該會圓滑以處吧?”

甘寧起謝道:“我實在幸甚。”

蘇飛便以此告黃祖,聽由甘寧赴邾縣。

於是甘寧招懷亡客並義從者,得數百人。

甘寧投奔江東之後,由於得到周瑜、呂蒙二人的共同推薦,孫權對甘寧禮遇特別優厚,與跟隨自己多年的舊臣一樣。

甘寧感念孫權厚恩,立即向孫權獻計:“如今漢家運數日益衰微,台駘更為驕橫專斷,最終要成為篡漢的國賊。

南荊地區,山勢屏障利便,江河流暢通行,確是我國西邊的有利地勢。

我早已看出劉表考慮問題無遠見,兒子們又差劣,不是能繼傳他基業的料子。

主上應當盡早設謀進取,不可落在台駘之後。

圖謀劉表的計劃,第一步先從黃祖下手。黃祖如今年老,昏聵無能,軍資糧食都很缺乏,身邊的人在愚弄欺瞞他,而他一味地貪圖錢財,在下屬官吏兵士們頭上克扣索取。

這些人都心懷怨恨,而戰船及各種作戰器具,破損而不加修整,荒誤農耕,軍隊缺乏訓練有素的隊伍。

主上現在前往進取,必定將他打敗。

一旦擊敗黃祖的隊伍,即可擊鼓西進,前據楚關,軍勢即增大擴廣,這樣可逐漸謀取巴蜀之地了。”

孫權很讚賞這一意見,堅定了用兵的決心。

當時張昭在座,對甘寧的意見不以為然。他說:“江東自身危急,如果軍隊真的西征,恐怕必然導致國內大亂。”

甘寧不客氣地反駁:“國家將蕭何那樣的重任交給閣下,而您卻留守擔心出亂子,用什麼來追慕古人呢?”

孫權見二人爭執,就舉杯向甘寧勸酒,並說:“興霸,今年即出征西進,如同這杯酒,我決定把它拜托給你了。你盡管勉力提出作戰方略,使我們一定能打敗黃祖,如此就是你立了大功,何必計較張長史的話呢?”

於是孫權令周瑜西征黃祖,黃祖用兩艘以生牛皮包裹的狹長的蒙衝戰船封鎖沔口,用粗大的棕繩捆住巨石,作為碇石,固定船身。

艦上放置千名兵士,用弓弩交錯射擊,飛箭如雨,周瑜軍隊無法上前。

偏將軍董襲與別部司馬淩統都是周瑜的先鋒,各率敢死隊一百人,每人身披兩副鎧甲,乘大船,闖入黃祖的蒙衝戰船之間。

董襲抽刀砍斷兩根棕繩,蒙衝戰船模漂在水上,周瑜大軍才得以前進。

黃祖命令都督陳就率水軍迎戰,周瑜部將平北都尉呂蒙統率前鋒,親手斬下陳就的人頭,懸掛示眾。

於是吳軍將士乘勝猛追,水陸並進,逼近夏口城,淩統和關係最密切的健兒幾十人坐一條船前行,衝出大軍幾十裏之遠,進到右江,斬了黃祖的將領張碩,並捉到全船人,回來向周瑜報告,再引領軍隊加快前進,水軍陸軍都集合一起。

當時呂蒙打敗敵人水軍,淩統先奪敵人城池,於是大勝。

黃祖突圍而逃,被追上殺死,吳軍俘虜了數萬男女。

次日孫權親自趕來,大開慶功宴會,舉杯對董襲說:“今日宴會,歸於你斷纜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