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六章 劉辟的黃巾生涯(1 / 2)

曹操北拒台駘,後方空虛,反叛四起,八方受敵,多虧了曹操手下的能人誌士,不然,後院起火,前方軍心必亂。

曹操既已騰出手來,開始處理背後的毒瘤--一直不肯歸降的天中山劉辟等賊寇。

劉辟等人清閑日久,早就想出山征戰,也好試一下兵鋒的威力。

但是台駘得知曹操的動靜後,飛馬傳信,令劉辟不要正麵與曹操決戰,一定要保留有生力量,等冀州軍南下好做一支奇兵。

沮授獻計,令劉辟向南邊的劉表求援,劉表不知劉辟與冀州的關係,又失去了張繡作為北方屏障,必然願意和劉辟一起在荊豫邊界對抗曹操。台駘以為然,於是劉辟令黃邵作信求援。

劉表得信大喜,正愁張繡叛後,無人抵禦北方,又賴有劉備相助,將南部大後方完全平定,於是派遣劉備統兵去援助劉辟。

劉備與劉辟合兵一處,言談間發現劉辟頗有氣度,於是問道:“汝為壯士,奈何做賊?”

劉辟苦笑答道:“我本汝南農民,靈帝時大亂,中原混戰不堪,又兼饑荒,苦無活命之法。

這時是餓死還是當強盜,這是一個問題。

我在外麵遊蕩,想在剛結束的戰場上找到一些財物,結果我竟然發現一個衣衫襤褸的老婦人正在從一個年輕女子的死屍頭上拔頭發。

我衝上去大罵道你這個沒人性的,竟然對死屍也不放過。

老太婆說我隻是想用這些頭發做個頭套賣錢謀生罷了,而且,你以為她生前是個善人嗎?她可是把蛇曬幹了當成鱔魚來賣,我這麼做完全是為了生存啊!

於是,我大悟了,既然是為了生存,還有什麼事是不可以做的?

於是我就搶了老太婆的衣服走了,從此開始了我的黃巾生涯。”

劉備聽完,唏噓不已。

台駘派使者委任陽安郡都尉李通為征南將軍,劉表也暗中派人來招李通,李通一概拒絕。

有人勸李通與劉表聯絡,李通手按劍柄叱責說:“曹公明智,必然平定天下,台駘和劉表雖然強盛,終究會敗在曹公之手,我誓死不二。”隨即殺死二人的使者,把他們送來的印綬上交給曹操。

此時,豫州各郡大都反叛,隻有陽安郡不為所動,但都尉李通又急於向老百姓征收稅款。

朗陵長趙儼麵見李通說:“今天下動蕩不安,各郡先後反叛,有心歸附曹公的地方再征收戶稅綿絹,恐怕會引起民怨。況且遠近都有憂患,這些都不能忽視呀。”

李通說:“中原紛亂,軍情緊急,左右郡縣又紛紛背叛。假如我們再不征收戶稅綿絹運往許昌,那些愛探聽消息的人一定會說我們是見風使舵,別有企圖。”

趙儼說:“事情也正如您考慮的那樣,然而還是應當權衡利弊,暫緩征稅,我願幫您解決這個難題。”

於是就給荀彧去信說:“現在陽安郡應該把征收的綿絹送往許昌,但是道艱路險,必招致敵寇的襲擾,眼下百姓窮困,周圍鄰近的郡縣一同反叛,我們陽安郡也麵臨傾覆,易如反掌,這可是關係一方安危存亡的緊要關頭啊。

況且本郡百姓執守忠節,雖處險境依然不生二心,對微小的善事也一定要有所獎賞,那麼心懷忠心的人就會再接再厲,肝腦塗地。善於治理國家的人,一定要藏富於民,安撫於民。我們覺得郡守應該憐惜撫慰本郡的百姓,將已經收的綿絹全部退還給他們。”

荀彧答說:“我即刻將此事上報曹公,公文下發你郡。將綿絹全數退還百姓。”陽安郡的吏民聽到這個消息,上上下下,歡天喜地,人心安定,更是執守忠節。

而後趙儼又協助李通率領陽安軍民,攻打郡中的賊寇瞿恭、江宮、沈成等,把他們全部擊潰,送上斬獲的首級,平定了淮河、汝水一帶。使陽安成為屏護許昌的堅固堡壘,免去了曹操受到劉表突襲的後顧之憂。

曹操於是任命李通為汝南郡太守。這時候,賊寇張赤在桃山集聚了五千多家黨羽,也同時被李通攻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