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九章 後西涼三熊(2 / 2)

朱雋性格剛猛,十分氣憤,堂堂國家大臣落得此等地步,當下便怒極攻心而死。

郭汜宴請公卿,議政李傕。楊彪說道:“你們互相作亂,一人劫天子,一人質公卿,你這樣做會有好下場嗎?”

郭汜大怒,欲手刃之。

彪曰:“你作為公卿尚且不奉國家,吾豈求生邪!”中郎將楊密固諫,郭汜乃止。

四月,漢帝於亂局之中立貴人琅邪伏氏為皇後,任命其父侍中伏完為執金吾。

李傕、郭汜二人繼續交戰。

李傕召集羌、胡數千人,先以禦物綾羅與之,許以宮人、婦女,欲令攻郭汜。

郭汜聯合李傕中郎將張苞、張寵攻營,郭汜率兵趁夜攻擊內城南門。張寵裏應外合打開城門,張苞等趁亂放火焚燒宮殿、官府、民房,一時焚燒殆盡。

郭汜令士兵弓弩並發,射出的箭直達天子樓帷簾中,李傕的耳朵更是被亂矢擊穿,楊奉見勢引兵前來救援,將郭汜軍擊退。

郭汜退軍後,李傕劫漢帝至其北塢,使人把守塢門,隔絕內外。

侍臣糧食用盡,皆有饑色,帝求米五鬥、牛骨五具以賜左右。

李傕說道:“到吃飯的時候就給你上飯,要米做什麼呢?”乃以臭牛骨與之。帝大怒,欲詰責之。

侍中楊琦諫道:“李傕自知所犯悖逆,正欲轉車駕幸池陽黃白城(今鹹陽市三原縣西陽鎮武官坊),微臣希望陛下能夠忍讓,別授其口實。”漢帝於是隱忍。

司徒趙溫寫信給李傕:“公前屠陷王城,殺戮大臣,今爭睚眥之隙,以成千鈞之讎。朝廷欲令和解,詔命不行,而複欲轉乘輿於黃白城,此誠老夫所不解也。於《易》,一為過,再為涉,三而弗改,滅其頂,凶。不如早共和解。”

李傕大怒,欲殺趙溫,其弟李應諫之,數日乃止。

李傕和他的老領導牛輔一樣,信巫覡厭勝之術,常以三牲祠董卓於省門外。每對帝或言“明陛下”,或言“明帝”,為帝說郭汜無狀,帝亦隨其意應答之。李傕大喜,自認為得到了天子的歡心。

漢帝再遣使皇甫酈議和二人,郭汜答允而李傕拒絕。李傕說道:“郭多(郭汜別名),盜馬虜耳,何敢欲與吾等邪!必誅之!君觀吾方略士眾,足辦郭多否邪?郭多又劫質公卿,所為如是,而君苟欲左右之邪?”

皇甫酈大罵道:“近者董公之強,將軍所知也;呂布受恩而反圖之,斯須之間,身首異處,此有勇而無謀也。今將軍身為上將,荷國寵榮,汜質公卿而將軍脅主,誰輕重乎!張濟與汜有謀,楊奉,白波賊帥耳,猶知將軍所為非是,將軍雖寵之,猶不為用也。”

李傕嗬之令出,皇甫酈在宮門前大叫到:“李傕不奉詔,欲弑君自立!”

侍中胡邈(字敬才)被李傕信任,又一心向漢,於是急忙製止他說:“無出此言,恐於身不利。”

皇甫酈叱之:“胡敬才!汝亦為朝廷之臣,如何附賊?君辱臣死,吾被李傕所殺,乃本分也!”李傕果然派遣虎賁王昌,欲殺之,王昌知酈忠直,縱令去,還答李傕,言“追之不及”。

皇甫酈又勸說楊奉誅殺李傕以立不世之功,於是楊奉與李傕軍軍吏宋果等合議謀殺李傕。宋果性格輕悍,雖正直而少謀略,不甚事情泄露被殺,於是楊奉引兵反叛李傕,使得李傕的軍勢有所削弱。

五月,李傕自為大司馬,位在三公之上。

六月,張濟自陝縣(今屬河南三門峽)至長安為李、郭和解,欲使漢帝移居弘農。

漢帝此時亦想東歸洛陽,遣使敦請李傕,使者往返十次,方得準許。李傕、郭汜二人準備議和,想各自交換兒子作人質,但李傕的妻子十分愛護自己的兒子李式,不願交換,和計未定。後經多次如菜場討價,李傕答應各自交換女兒作人質,雙方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