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傕、郭汜、樊稠、張濟等攻陷長安(今陝西西安西北),共執朝政後,互相猜忌,矛盾漸起。
賈詡屢次從中調停,隻因賈詡此前在董卓死後力挽狂瀾,拯救了西涼軍眾,素來受到他們的敬重,他們才得以維持表麵的團結。
樊稠進攻馬騰、韓遂時,李傕的侄子李利作戰不很出力,樊稠斥責他說:“人家要來砍你叔父的人頭,你還膽敢如此鬆懈,難道我不能殺你嗎!”
馬騰、韓遂敗退時,樊稠軍追到陳倉(今陝西寶雞市陳倉區),韓遂對樊稠說:“天下之事反覆無常難以預料,你我同鄉,今天雖有些小摩擦,恐怕還會走到一起的,想和你談一談。”
於是各自命令軍士後退,他們兩個人騎馬上前對話,相互握手致意,交談很久才告別,雙方於是友好罷兵。
大軍回到長安後,李利報告李傕說:“樊稠與韓遂兩人馬頭相交地密談,不知道談話的內容,隻看到他們很親近。”
李傕也因為樊稠作戰勇猛而得到部屬擁戴,對他有猜忌之心。但李傕作為現在的西涼軍首領,豈是一個隨隨便便的人物?他還是讓朝廷加二人開府,與三公合為六府,都參與選拔舉薦官吏。
李傕等人都要任用自己推薦的人,如果一有違背,就大發脾氣。有關部門無法應付,隻好依照次序任用他們所推薦的人選,先從李傕推薦的開始,其次是郭汜,再次是樊稠,三公所推舉的人才,根本沒有被任用的機會。朝廷在關中內部的權力大減,李、郭、樊三人權力達到極盛。
當時長安城中盜賊橫行,竟在白日搶劫,李傕、郭汜、樊稠於是把城中分成三份,各守其地,但還是不能控製,他們的子弟橫行不法,侵害百姓。
當時穀米一斛五十萬錢,豆麥二十萬,城中人吃人,白骨堆積,汙穢滿路。
皇帝劉協放太倉的米豆做成粥來賑濟,百姓才得以生存下來。
李、郭、樊因為軍隊糧食不夠,不聽賈詡所言而侵奪劉協拿來賑災的錢財。接著李、郭、樊因為軍隊還是缺糧,竟任由軍隊掠奪百姓,造成更嚴重的饑荒,關中百萬以上的人口,各自餓死逃竄,紛紛南遷至劉表、劉璋、張魯等人的領地。
董卓剛死的時候,三輔地區的百姓還有數十萬戶,由於李傕等人縱兵搶掠,加上饑荒,百姓吃人肉充饑,兩年之間,幾乎死盡。
馮翊地區的羌人不堪壓榨於是進攻馮翊治下各縣,郭汜、樊稠率軍將其擊敗。李傕、郭汜、樊稠相互誇耀自己的功勳,爭權奪利,賈詡知道他們必將滅亡,不願受到牽連,於是辭掉官職。
195年,樊稠準備率軍東出函穀關(今河南靈寶東北),催促李傕增加他的部隊。李傕顧忌樊稠勇猛而得人心,又因李利所言之事。於是李傕設下鴻門宴邀請樊稠過來參加會議,在會上李傕讓自己的外甥騎都尉胡封刺死了樊稠及其大將李蒙,兼並了樊稠、李蒙的部隊,諸將更加相互猜忌。
李傕經常在自己家設酒宴請郭汜,有時留郭汜在自己家住宿。郭汜的妻子害怕李傕送婢妾給郭汜而奪己之愛,就想挑撥他們的關係。
一次李傕送酒菜給郭汜,郭汜妻子把菜中的豆豉說成是毒藥,郭汜食用前郭妻把豆豉挑出來給郭汜看,並說了李傕很多壞話,使郭汜起了疑心。
過幾天李傕再宴請郭汜,把郭汜灌得大醉,郭汜懷疑李傕想毒害他,趕緊喝糞汁催吐解酒。
想郭汜也是一軍之首,萬人仰慕的存在,喝了糞的他感到羞憤,於是率兵相攻,交戰連月,死者萬計。李傕請賈詡為宣義將軍,來幫助自己,漢帝派人勸解,沒有成功。
同年三月,安西將軍楊定看到李傕身邊的人紛紛與之反目,害怕李傕謀害自己,就與郭汜合謀劫持漢帝到自己的營中。但計劃被人泄漏給了李傕,李傕搶先下手,派侄子李暹劫持漢帝到自己營中。
郭汜隨後劫持了前來勸和的太尉楊彪及司空張喜、尚書王隆、光祿勳劉淵、衛尉士孫瑞、太仆韓融、廷尉宣璠、大鴻臚榮郃、大司農朱雋、將作大匠梁邵、屯騎校尉薑宣等都扣留在營中,作為人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