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章 二步七麵(1 / 2)

當天夜裏,台駘又喚了幾員心腹齊聚,語重心長地說道:“現如今府庫之內無銀無糧,各官員的俸祿都要成為問題。當務之急,何事為先?”

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大家都是各抒己見。郭典當先道:“有賴皇甫將軍,免我地一年田租,對百姓來說是極好的消息,且我郡內不曾受兵災困擾,所以臣以為可將芻稿、人頭稅、算賦、口賦、更賦,適當減免,田租這個大頭則減半繼續征收。這樣既可以積蓄民力,又可以充實郡府庫。”

台駘搖了搖頭道:“不夠不夠,文節所謀,隻能讓我渤海郡偏安一隅,若起幹戈,自保尚難。誰還有好的建議?”

黃就這時說道:“昔州刺史賈琮過境,貪官汙吏望風解其綬印,一時政化清明,百姓安心生產,冀州一躍成為第一大州。義先既為督郵,必不辱太守使命,定要讓渤海境內貪官隱跡,汙吏藏蹤。”

台駘又是搖了搖頭道:“義先所謀,確可以保證我渤海郡從偏遠小郡一躍而起,成為眾地方翹楚,但是自保尚可,卻是無力他顧。”

董昭聽到台駘的表態,知道自己的才能肯定不會被埋沒了,心中狂喜道:“臣以為,太守胸中藍圖甚大,當以非常手段行非常事,願聞太守所想。”董昭自信地說道,他篤定台駘是謀定而後動。

龔都仿佛是聽天書一般,根本插不上嘴。卞喜幾次想開口,卻不知道說點啥,讓他帶幾百甚至幾千個人還可以,但真讓他教化百姓,計算賦稅那他門都入不了。

看董昭信賴的盯住自己,台駘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開口說道:“我以為當下該分兩個步驟,第一步又分為四個方麵,同時進行,不能拖遝,因為我們的時間不多。第一,就按文節所說,給我征稅,稅賦比例定然要比以往底,但是不能減半,我還要招募兩千兵馬,具體要征多少,交給你了文節。”

頓了一頓,台駘繼續道:“第二,義先就按咱們之前說的,巡查各縣,平靖地方,暫派我心腹精壯二十人護佑,如有所需,隻管來報。另外,巡遊之時記得給我留點意,有好的人才可不能放過!”

“第三呢,公仁給我想辦法,務必使各鄉縣賢能之士收歸我用,如有途徑,別州他郡的能人也給我招來。你可知我為什麼如此重視人才,公仁?”

“太守想要辦實事之人,這樣方可確保我渤海富強。”董昭道。

“這隻是其一,實際上天下所有的官員,都是因為他有突出的能力而得到他們的位置的嗎?非也。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屍位素餐。而地方小吏,無事能幹,索性不幹,更甚者則盤剝百姓。他們這些人的官位,隨便換一個正常人坐上去,未必就會比他們差。所以,我對人才極其重視,我要打造一支精練的幹部隊伍。他們不但要能治理一縣,還要能治理一郡、一州,甚至……”

見幾人忽然以灼熱的眼光看向自己,台駘打了個哈哈道:“甚至兩個州。”

說完之後,幾人相視一笑。這些天相處下來,幾人都是被台駘的精幹和手段折服。台駘對幾人也都推心置腹,所以他們無話不談,幾人不僅僅是簡單的臣屬關係,更是心腹師友兄弟的關係。

“還有第四”,台駘繼續說道,“第四項眾人交給你了卞喜,雖然你是兵曹從事,但是現在也無事可做,你就依仗咱們渤海漁鹽業的便利,去給我販賣私鹽、魚蝦去吧。切記,你的目標是全國十三州,魚蝦隻是副業,你的主業就是販鹽,不出意外的話,你老三能為我帶來裝備精良的十萬大軍!”

“啊,大哥,我好歹現在也是一郡兵曹,你讓我去賣魚賣鹽啊。再說了,賣個鹽能有這麼神嗎?還能帶來十萬大軍,我不信。”卞喜大搖其頭。

“慶福所言差矣,你想啊,天下無人不食鹽,不食鹽則無力氣。而販鹽是一本萬利的買賣,且能源源不斷為我郡帶來資財。如果能將鹽業打造成一個係統的產業,這其中的利潤別說打造十萬大軍了,則天下之財盡收我之榖中了。賢弟能想到此處,而我等所慮不周,真是令我等欽佩。此事,由我來輔佐慶福吧。”郭典立馬就意識到了販鹽的好處,對台駘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