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誓不為漢廷官吏(2 / 2)

雖然台駘和郭典的官製是平級的,但是台駘畢竟有自己的小算盤,對郭典是極其客氣,曆數他流傳於百姓口中的功績。本身台駘指望郭典聽完自己的吹捧會高高興興的,沒想到這郭典從頭到尾一幅愁眉苦臉的樣子。

善於察言觀色的台駘一看這副模樣,也不再自言自語,開口詢問道:“郭太守愁眉緊鎖,是何緣故啊。”

因為是同僚,郭典倒也沒對台駘隱瞞,反而是大倒苦水,說道:“州牧大人體恤,上表免了我州一年田租,可是沒想到朝廷變本加厲,反倒問我們這些郡守要起錢來。常山郡守已經罷官歸隱了,下一個估計就是我了!”

台駘聞言心中暗喜,這個皇帝真是有才,幫了我台駘的大忙了。自己沒收到朝廷的勒索,一方麵可能是朝廷愧對自己,另外肯定少不了張讓這老頭的幫忙,改日登門拜謝那是少不了的。

當下台駘故作大驚道:“豈有此理,世人誰不知郭太守功績?冀州百姓無不頌揚太守,卻被朝廷一群渾噩奸臣逼得走投無路,真是恨煞我也!像太守這樣有才能的人,朝廷一點都不懂得憐惜嗎?”

聽到同僚為自己抱打不平,郭典難看的臉色稍緩,搖搖頭歎道:“他們不會珍惜的,別指望他們。我這錢是肯定交不上去,準備收拾收拾行李回老家了,台太守你好自為之吧。”

“不可啊郭太守,冀州不可失了你這棟梁啊!別無他法了嗎?要不向州牧大人求助吧!”台駘不遺餘力加深著郭典對自己的好感,不惜冒險說出這條計策,郭典如果真的求助於皇甫嵩,說不定還真能得到幫忙,那對郭典這個人,台駘是沒機會了,不過董昭應該有所保障。

“罷了,漢廷德不配位,必有災殃。與其在此任上倍感朝廷的壓力或是麵對百姓的痛苦,又或是對自己的際遇自艾自憐,心生怨恨,不如就此作罷。我在這裏等著朝廷新任命的太守司馬直,交接完後就回歸鄉裏。此次見麵,就當台太守為典踐行了!”郭典積鬱的心聲一旦吐露,心中頓感輕鬆不少。

正在這時,忽有小吏大呼不好,直衝進廳堂,伏地便拜道:“太守,不好啦,司馬先生於孟津渡口服藥自盡啦!”

“啊!”郭典聞言,睚呲欲裂,司馬直乃河內人士,素有清名,為何自盡,真是想不通,當即問道,“司馬先生為何自盡?”

小吏喘了一口氣,繼續說道“先生的侍從說是西園責令先生交官錢數百萬,先生接到詔令,惆悵地說'為人民父母,反而搜刮百姓,以滿足當今所需,我心不忍啊!'於是托病辭官,上麵不準。走到孟津,先生上書盡力陳述當世的過失,古今禍敗的教訓,然後吞藥自殺。‘’

“朽木死灰,漢室之殤!朽木死灰,漢室之殤啊!”郭典聞言如遭雷擊,癱坐在坐榻之上,喃喃道。

可見郭典是真的心灰意冷了,竟然先後說出“漢廷德不配位”、“漢室之殤”這種大逆不道的話來,這位有識之士當真是對漢室失望透頂了,心死之人是不怕死的,隻求直抒胸臆。

台駘聞訊也是十分錯愕,但隨即就清醒過來,當務之急不管漢廷的爛攤子、騷路數,先把這個郭典拿下來,不能讓他自暴自棄,官至郡守且有名望那可不是一般的人才。

整理一下思緒,台駘上前扶穩幾成一灘爛泥的郭典,沉聲說道:“不!這次見麵不是為了給郭太守你踐行,我等為官一任,為的是什麼?是為了百姓謀福祉一片丹心無怨悔,跟現在的漢廷有何關係?這個國家有些事情,不正常的可怕,對嗎?但是百姓是無辜的,我台駘自認有些手段,想要打造一個清平治下,全力保民生。隻是缺乏郭太守這樣的大才,若能得郭太守相助,何愁事不可成?將來渤海郡定當成為十三州翹楚,這偉大的功績少不得郭太守!“

郭典並未被台駘慷慨的言辭和宏偉的藍圖打動,依舊是麵如死灰,喃喃說道:“還什麼郭太守啊,我郭典此生,誓不為漢廷官吏!”

台駘並未放棄,越是困難的局麵,他就越想要挑戰。失敗了那不必多說,但一旦成功,越困難的事情帶給自己的成就感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