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誓不為漢廷官吏(1 / 2)

進入渤海郡後,台駘發現這裏幾乎未受到戰爭的破壞,人民安居樂業。由於遠離腹地,反而得以保全,真是意外的好事。來到郡治南皮縣,街道上更是人聲鼎沸,入目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跟沿途廣宗諸縣十室九空的景象真是天壤之別。

見過了南皮的基本官員之後,台駘讓府吏將郡內官員名冊給呈了上來,看看有沒有自己眼熟的名字。說來也奇怪,從頭看到尾,又從尾看到頭,台駘還真是沒有預料到偌大一個渤海郡,竟然……竟然真的……竟然真的連一個曾經出現在自己腦海中的知名人物都沒有。

這到底是咋回事啊,真的不可思議啊!這不是隨便一塊磚頭都能砸到一個武將或者謀士的年代嗎?為何自己的渤海郡一個都沒有?為什麼?

無奈至極。

不甘心的台駘在安置妥當之後,令卞喜將鬼卞盡數遣出,分為兩撥,一波搜尋被打散的黃巾餘黨,引回南皮;一波搜集此次大戰的情報,看看有沒有在此次亂戰之中表現的比較有能力的將領能被自己所用。

且說台駘一邊焦急的等待消息,一邊準備好好給整個渤海郡整頓整頓。他可是太急需要文臣分憂、武將解難了,現在自己兩手空空,寸步難邁啊!

現在的台駘體會到了這樣一句話“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縱使胸中有千條計,萬般謀,不知道咋去施行啊。就卞喜和龔都的斤兩,台駘是再清楚不過,實在不行的話隻好自己赤膊上陣,整日流連於田間地頭了。

據鬼卞帶回來的消息,黃巾餘部大都潛山入河,四散逃命了,要不就是隱姓埋名,尋覓不到。有好幾個兄弟去山頭上招降逃竄其中的黃巾,都被當成奸細給拒之山下,有的還差點被砍了。果真是沒有說服力啊,看來想讓鬼卞給自己帶回來一批兵卒是沒什麼希望了。

他媽的,老子可沒心思也沒興趣在這裏頒法行令,老子親自去搜羅人才去!遲遲收集不到人才,台駘心中也不淡定了。倒不是台駘為了撿芝麻而丟西瓜,實在是經過幾天接觸,南皮縣府諸官員實無可造之才。

根據鬼卞傳回來的消息,巨鹿太守郭典是比較厲害的,州內還到處傳唱著給他作的歌呢!另外河間郡有個叫張郃的少年挺出名的,據說已經在鄉民的推舉下跟著河間太守韓馥出征了,此時大概還在皇甫嵩處未歸吧。

另外有兩個被百姓傳頌的賢人,還跟被自己擠走的前冀州刺史賈琮有關。當初賈琮初任冀州刺史,根據慣例,刺史新上任,大都在所乘的車上掛著布帷,他赴任時則命人揭起。賈琮認為:作為刺史應遠視廣聽,察辨美惡,怎能掛著帷子自掩耳目呢?他的這一舉動,當時被傳為佳話。百城聞風,都知道來了個厲害的人物,貪官汙吏無不竦震。賈琮所過之處,紛紛望風解印綬去,惟獨癭陶長濟陰董昭、觀津長梁國黃就泰然迎接賈琮,於是州界翕然。

他娘的,這些比較聞名的人又不在老子轄區內,他們的領導會舍得把這些人給我嗎?老子的地盤真這麼弱嗎?台駘憤憤地想到。

台駘發現當了太守之後脾氣大了不少,是因為地位上升了嗎?還是因為招不到人才惱火呢?他媽的肯定是因為後者啊!

整理完情報,台駘決定先拜訪一下郭典,看能不能將他治下的癭陶長董昭、觀津長黃就給借過來,回來後再去會一會張郃。主意打定,台駘就安排好政務,繼續讓鬼卞拿著自己的求賢信去往各地搜尋。

說走就走,台駘引著龔都等十餘騎直奔巨鹿郡治平鄉而去。路上,龔都不滿的說道:“大哥啊,咱們好歹也是一大郡的長官,你想讓誰來當官,直接征召就是了,何必親身前往,一路顛簸呢!再說了,咱們這麼大一個郡,還沒有幾個入你法眼的人物嗎?”

台駘無奈對龔都說道:“二弟,你知道嗎,真正的賢能之人,處事都有自己的準則,如果不能示之以誠,使其真心相服,是不能讓他們真心效力的。我是最討厭和別人打交道的,特別是有求於人時,還要看人家的臉色,實在是你們不爭氣,我是趕鴨子上架啊。”

龔都本來還振振有詞的,一聽台駘這麼說,羞愧道:“破都慚愧,不能為大哥分憂。”

拍了拍龔都的肩膀,台駘沒有再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