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父子同心,勵精圖治,大宇的都城慢慢呈現出一種盛世繁榮的太平氣象來。但是表麵的繁榮不能掩蓋真正的危機,如今群雄割據,勵精圖治的不止林氏一家,圖謀天下的更不知凡幾。
這兩年老天心善風調雨順,中原各地收成都不錯。趁著糧豐人眾,各路豪雄無不厲馬秣兵,大宇屯兵之處也多做了許多準備。邊境的騷動不安影響不了都城的笙歌豔舞,才子佳人們嬉戲作詩,沉浸在一片天下太平物阜民豐的世界裏。
戚懷瑾早起以後依舊如往常一樣去宮教局,盡管人很不舒服,但現在任何關於成年及笄之類的信號都無疑將會給自己帶來巨大的尷尬甚至是麻煩。
路上特地去看了幾家做雕刻和印章的店鋪,戚懷瑾心中已經有些打算,眼看著中秋就要到了,若趕得上倒是好大一份厚禮。
到宮教局的時候女孩子們來的也差不多了,徐瑩家裏雖然另請了好些嬤嬤教導禮儀,宮教局的功課倒也不叫他托拉了。將近及笄,以後雖然大家同在京中走動還有機會,但一起同窗的情分畢竟不比尋常,大家最近都和聚在一起聊天八卦。
及笄,對於這時候的女孩子們來說,多少有些神聖的味道。及笄以後就是大人了,長大成人,對於所有青春期的孩子們來說都有那麼一絲值得向往的,還有更重要的是,及笄以後,就可以成親了。
好奇心誰都有,長輩麵前還要多兩分顧忌裝出一星半點矜持的模樣來,在同窗麵前青春期的女孩子可不想什麼矜持之類的。宇朝民風開放,女孩子們連上戰場砍人的事都做了,哪裏會羞於談論終身大事。
這會大家都壓著徐瑩,非要逼問出有沒有意中人的話。徐瑩也不是什麼含羞帶怯的人物,這會子被大家拿話追問著也不羞,在那裏嚷嚷道:“誒呀,天天和你們這些小丫頭片子們混一塊,我去哪裏找心上人啊?等我辦了及笄禮,我就天天跟著姐姐們遊春賞秋,踏馬河山。再不天天上這勞什子的乏味課,到那時我有大把的時間到想玩的地方去玩,到時候肯定也會見到數不盡的少年俊彥,我們一起交朋友,一起談詩論畫,一起遊山玩水。然後我就放出眼光來挑,一定要像我表姐那樣嫁一個大大的英雄。”
徐瑩一番話說的毫不矯揉,全是少女對未來最美好的期許,揚起的臉充滿了幸福的紅暈,連戚懷瑾也被感染得歡快了起來。
徐瑩是個幸福的孩子,她是母親最小的女兒,自小就是捧在手心裏長大的。戚懷瑾看到徐瑩的時候她總是在揚著臉笑,生活的煩惱與她而言不過是不知道明天是穿紅好還是穿粉色的亮麗,最大的痛苦無過於在寒冷的冬天逃不掉枯燥的禮儀課。她沒有理由不微笑,也沒有理由不幸福。戚懷瑾覺得,徐瑩就像是耀眼的太陽,那樣驕傲地揚著臉微笑的樣子美麗的叫人舍不得挪開眼睛,在這個太陽身邊,再孤寂無力的靈魂都能沾染上明媚的氣息。盡管徐瑩驕縱,戚懷瑾依舊對她心生親近。
大家都笑:“你在這裏嫌棄我們小,你才比我們大多少啊?況且婚姻大事終究是要父母做主的,到時候可別你這頭挑花了眼,那頭早給你備下了。”
徐瑩才不信這個呢:“你們就嫉妒我吧,再過幾天我就不是小丫頭片子了。我娘早就說過了,我的良人一定要我自己點頭才行。”
這時候大家都被挑起了興致,嘰嘰喳喳的好像是一窩剛睡醒的麻雀。戚懷瑾把帶來的《閨儀》交給了徐瑩,徐瑩一手撫胸誇張地說:“可算湊齊和了,我還怕別等到我及笄禮到了還完不了工呢!懷瑾你也太躲懶了些,我們早就做好了呢!”
戚懷瑾也給弄得笑了出來:“你們聽聽,她自己支使人這會子居然還敢來怨我躲懶呢!”
徐瑩裝模做樣地討饒:“縣主大人大量,可別和小孩子一般見識啊!我知錯了。”
戚懷瑾越發無奈:“剛才還說自己是大人了呢,一回頭就成小孩子了?憊懶頑童!看你還能裝多久!”
徐瑩拿到幾本《閨儀》隨手翻翻,一臉無辜地說:“瑾瑾我錯了,原來你是叫一個人抄寫的,看著好齊整。那幫瘋丫頭就找不出兩本筆跡一樣的出來。”
話音落下,自己躲懶還嘴巴壞的徐瑩被集體圍攻,整個屋子亂的一鍋粥。直到外麵響了鍾,嬤嬤們快要進來才漸漸安靜下來。
展眼就到了中秋佳節,宮裏按慣例是有宮宴的。
戚懷瑾現在是二品的縣主,就位份上來說也算高貴的啦,宮宴自然有份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