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豈容三思(2 / 2)

回家找出《閨儀》這本書以後戚懷瑾有點想吐槽,這本書就十多頁啊,毛筆字那麼大,還有那個排版。戚懷瑾覺得沒準兩萬個字都沒有,一個月抄一百份這個東西還要找槍手,真是沒經過高考荼毒的幸福孩子啊!隨手交代身邊的明兒將這本書抄寫二十遍,戚懷瑾就帶著人去了買賣奴仆的市場。

既然皇家的意思是不見兔子不撒鷹,那也隻好自己先鼓搗一些成果出來了。去販賣奴仆的地方買一些會手藝的人是戚懷瑾能想到的最簡便的方法了,叫那些匠人們下地熟悉農活然後用重金鼓勵他們改造農具。

然而事情遠不如一開始設想的那樣順利,買賣奴仆的南市沿街開著無數牙行,想找到一個符合自己要求的奴仆真是千難萬難。

世局不穩戶籍界限被模糊化了是事實,但曆代專注戶籍極力維護原有戶籍製度也是實情,戰爭導致對工匠供不應求更是事實。

這個地方有一個名詞叫匠作食官,工匠是必須到官府服役的。官府會付給匠戶人家口糧,但是匠作人家是不能納庸代異的,有敢逼迫良籍為仆的是要判刑的。匠戶食官也絕了匠人自賣為奴的可能。

逛遍了南街依然一無所獲,戚懷瑾回府以後異常失落。她需要一份功勞,一份叫她一個舉目無親的孤身女子也可以在這異世大陸安身立命的大功勞。韓王林寶始終是懸在她頭頂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她不敢忘了葉無憂是皇室醜聞的幸存者,這樣一個人是不大可能長壽的。或者自己戰戰兢兢裝個透明人,也許皇家會仁慈地把自己配到異族去和親,不去異族的話就孤老終身。

就算是這樣悲涼的恩賜還要看韓王樂不樂意,他是皇後嫡子,是皇上最疼愛的孩子,又有兄姐撐腰。而自己現在不過是仰仗皇家臉色過活的一個徒有虛名的所謂的縣主,沒有家族可以依靠,沒有功勞可以傍身。一身榮辱不過在別人一念之間。

一夜思慮以後起來就是一副兩眼通紅的模樣,戚懷瑾看著鏡子裏自己憔悴的模樣越發無奈,這樣子不像一夜沒睡倒像是哭了一宿。

叫丫頭們拿了剝殼的雞蛋滾了好一陣,又上了些脂粉才把糟糕的狀態稍微掩蓋了一些。戚懷瑾坐在鏡子麵前看丫鬟們在邊上忙碌,心裏又盤算著自己昨天想了一夜的打算。

哪裏會不會有不妥,戚懷瑾一遍遍問自己。一步步看起來似乎不至於太冒險,可她還是不敢行動。三思三思,陳子嘉在自己臨來前告誡了多少次,她又豈敢不慎重。

“可是子嘉”戚懷瑾心中歎息:“我沒有時間了,我怕我沒有三思的時間!你以前跟我說經常覺得自己頭懸利劍寢食難安,這份心情我如今竟要體驗了。離開你以後,才知道什麼叫風刀霜劍嚴相逼。隻有在你身邊我才是公主,離開了你,別人眼中我怕是比敝屣更礙人眼。”

這樣胡亂想著舊事戚懷瑾心中更是酸楚,呆呆地坐在那裏,幾乎要滾下淚來。明兒看著主子有點發呆的樣子小心提醒著早膳已經上來了,問戚懷瑾是現在吃還是等會在擺。

醒過神來的戚懷瑾臉上又恢複了一貫的親和,在明兒的服侍下開始用早膳。

吃完早膳以後戚懷瑾終於下定了決心:“叫今天上來,我吩咐他一些事。”一個小丫頭躬身答應以後就出去傳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