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幹事道,“不錯,但事實並非如此,如果我們仔細分析就會發現問題所在,《蘭亭序》被蕭翼從辯才手中騙走,他得到的是真跡還是摹本並無證明,而《蘭亭序》後世有無數種摹本,後人所傳真假已不可知。我們集合多位考古界權威重新收集整理各類資料,用了十年時間論證出當年王羲之所傳給後世子孫的就並非真跡,真跡依舊留在王羲之自己的墓中。”
“天啊!這簡直是可以轟動中國考古界的大事件!”雪兒驚叫道。
“的確如此,但因為有些特殊原因,這件事並沒有對外公布。”
“王羲之的墓在蘭亭麼?”
“史上關於王羲之的墓也有很多版本,一是說在山陰蘭渚山下。唐何延之《蘭亭記》載:‘自右軍之墳及右軍叔以下塋域,並置山陰縣西南三十裏蘭渚山下。’何延之的依據是,辨才的弟子玄素親口所講。二是在諸暨苧蘿山。南宋嘉泰《會稽誌》載:‘王羲之墓在諸暨縣苧蘿山。孔曄雲:‘墓碑孫興公文,王子敬書也。’而碑亡矣。’王子敬就是王羲之的兒子王獻之。三是在雲門寺附近。王羲之的七世孫智永與惠欣‘兄弟初落發時,住會稽嘉祥寺,寺即右軍之舊宅也。後以每年拜墓便近,因移此寺。’‘此寺’即雲門寺。四是在嵊州金庭。《嵊誌列傳》的有關記載,內有王羲之‘年五十九卒,葬金庭觀’之說。從現存遺跡看,四處唯嵊州金庭這一處可供後人瞻拜紀念,其餘三處都沒有位置標識了,所以更多的人認可王羲之之墓就在嵊州金庭這個觀點。”王老不愧為大家,學識深厚的讓人膜拜。
“王老說的對。”羅幹事接著道,“依據我們收集到的資料分析出的結果,已經能確定蘭渚山為王羲之真墓,《蘭亭序》真跡也隨葬在了此處。”
“這麼多年了,他的墓沒有被盜過麼?”
“兩點可以肯定未被盜挖。一是從曆史遺留的四座王羲之墓的位置來看,隻有嵊州金庭這一處有明顯標識建築可供後人瞻拜紀念,其餘三處都沒有位置標識,就是說無人知道這三座墓的具體位置;二是除了我們,人們依舊認可的是《蘭亭序》在昭陵或乾陵之中,或者被溫韜挖出後流傳在世間了。沒人會相信他還躺在王羲之本人的身旁。這兩點決定了王羲之的墓和《蘭亭序》現在還安全的躺在蘭渚山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