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必須承認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這本書的名字吸引我讀了它,當然,還有開篇的那段話:??
“最沉重的負擔壓得我們崩塌了,沉沒了,將我們釘在地上。可是在每一個時代的愛情詩篇裏,女人總渴望壓在男人的身軀之下。也許最沉重的負擔同時也是一種生活最為充實的象征,負擔越沉,我們的生活也就越貼近大地,越趨近真切和實在。???
相反,完全沒有負擔,人變得比大氣還輕,會高高地飛起,離別大地亦即離別真實的生活。他將變得似真非真,運動自由而毫無意義。???
那麼我們將選擇什麼呢?沉重還是輕鬆?”???
雅賓娜就是尋求“輕”的最佳代言人,這“輕”讓她踏實,讓她義無反顧的飛離地麵,一個人成長的環境必將或多或少的影響她心理的定型,當雅賓娜戴著園頂禮帽裸著身子對著鏡子打量自己的時候,她渴求著看出那藏在軀體中的靈魂,她企圖看著那靈魂不斷飛升,飛升,升到離地麵更高的地方去……???
而托馬斯,這個書中的主人公,他就一如既往的承受著“重”,愛上特麗莎之後他開始對這個女孩愈加憐惜,因為他一麵愛著她不想她受到傷害而另一麵卻又舍棄不了他的“**誼”,兩種力量不斷交替在他的潛意識裏天人交戰,卻又勢均力敵。???
我想還有必要談談特麗莎,托馬斯的記憶裏――坐在草籃裏從水裏漂來的孩子。她擁有一個那樣不盡如人意的母親,年少時令她厭惡羞愧,因此,她才會在遇到托馬斯的那一刻靈光閃現,熱烈期盼著能夠陪在他身邊逃離那無法擺脫的一切。???
這本書裏所描繪的人性的細膩筆觸引人深思,輕與重的對比,靈與肉的分離……???
“如果我們生命的每一秒鍾都有無數次的重複,我們就會像耶穌釘於十字架,被釘死在永恒上。這個前景是可怕的。在那永劫回歸的世界裏,無法承受的責任重荷,沉沉壓著我們的每一個行動,這就是尼采說永劫回歸觀是最沉重的負擔的原因吧。如果永劫回歸是最沉重的負擔,那麼我們的生活就能以其全部輝煌的輕鬆來與之抗衡,可是,沉重便真的悲慘,而輕鬆便真的輝煌嗎?”???
整本小說裏都時不時的流露出這樣一種深刻層麵上的哲學思考,更為整個故事添加了一種無形的神秘色彩,無意識的牽引著讀者慢慢慢慢走進去開始認真檢索自己的人生。???
作者對性與愛的分析更為深刻,他試圖研究性與愛的分離,不管是對托馬斯,特麗莎,或是薩賓娜,弗蘭茨,他們都是作者筆下活的靈魂,對人性內在的不同詮釋,或許讀這本書需要有一定的閱曆積澱,所以讀了一遍的我仍還像是在雲裏霧裏,一本好書總能經得起歲月的反複推敲和人們對它不同的解讀,而《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便是這樣的書。???
如果輕是積極,重是消極,那麼我們的選擇是沉重還是輕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