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這樣說,我也是好心好意,想讓你利用這個天賜良機,一炮打響!”呂高參害怕把事弄得太大,隻得把真相說個明白,也好讓他理解自己的這份良苦用心。
“呂高參,你不是愛我,而是害我呀!難道你不知道我的語言不會表達嗎?難道你不知道我在領導麵前不會表現嗎?難道說……”王泉森不停地質疑,總想一下子把火噴灑在呂高參身上。
原先我怎麼就沒有考慮到這些?可事到如今,聯合軍演指揮部首長,早已在方案上簽了字,若再著手調整中方代表發言人,顯然是不可能的。自古華山一條路,他不行也得行,按照原有方案實施——王泉森發言。呂高參心知內情,不敢輕易表露,隻好保持沉默。
彼此麵對麵,眼盯眼望了一陣,最後還是呂高參打破了僵局。“王隊長,你這個人帶兵訓練頂呱呱、硬梆梆,咱沒說的。在會上發個言,想什麼就說什麼,就和平時向領導彙報一樣,我看也沒有必要照本宣科。”
王隊長聽著聽著,覺得還有門。便帶著無奈的心情說:“既然領導都定了,我就豁上了吧!”
“這就對了,帶頭訓練豁上了,拚命工作豁上了,上台發言也得豁上!”呂高參一看大功告成,立馬給王隊長來了一句恭維話。
王泉森喜歡聽鼓勵的話,不管什麼時候,什麼困難,隻要有官兵給他鼓鼓勁、打打氣,哪怕再危險的事情,他也敢試。況且聽了呂高參對自己的抬舉,也就更無法控製猛衝猛打的決心,最終立下了一份“我不怕、講就講”的軍令狀。
大約過了半個小時,主會場周圍彩旗招展,人群湧動,寬大的主席台正中央懸掛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和參訓國國旗。
在主席台上就座著聯演高級軍事將領,後排就座著各國駐外武官,台下廣場站滿了身著不同軍服、肩挎不同武器的中外兩軍官兵。
會議開始,一名身材魁梧,肩扛上校軍銜的友軍軍官主持大會,並宣布大會議程。
當會議進行到王泉森代表中方參演隊發言時,全場頓時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
多大膽子,多大才呀!王泉森抱著這種念頭,挺胸擺臂,步伐穩健,精神飽滿地走上發言席。隨即又一個立正行禮,頓時又贏得台上台下官兵一片喝彩和掌聲。
“尊敬的各位將軍閣下,尊敬的各位武官先生,尊敬的各位戰友兄弟,尊敬的各位父老鄉親們,我謹代表中國全體參演官兵,向諸位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忽聽這話,與會人員又是雷鳴般的掌聲。
緊接著,王泉森故意提高嗓門,“我們是軍人,也是人民子弟兵,維護國家主權安全,保護人民安居樂業,有著不可推辭的責任和義務。國家人民的迫切願望,就是我們軍人的奮鬥方向。請諸位堅信,我們中國官兵一定珍惜兩國人民和軍隊的深情厚誼,一定會完成此次演練的重要使命,一定會……”隻見他越說越有勁,越說越有味,越說越興奮,越說越……大有不可阻擋之勢。
好在主席台上的呂高參給他做了一個手勢,這才打斷他的續言。
“講得很到位,真為咱中國軍人爭了臉!”台下中國官兵又是熱烈鼓掌,又是齊聲呐喊。與此同時,就座在主席台上的校官、將官,均對王隊長精彩的演講讚歎不已。
“講得很好,非常有勁,咱們軍官以後發言也得這樣!”台上外軍高官也紛紛道出了肺腑之言。
次日淩晨3時整,天空突然升起三顆紅色信號彈。頓時間,戰車轟鳴聲、營地軍號聲、部隊集合聲彙成了一片,像是馬上要投入到炮火連天的戰場。
時間緊迫,任務險重,偵察分隊以輕裝奔襲的方式,僅用5分鍾進入縱深地域,按時與外軍偵察分隊會合。
突擊分隊以摩托化方式,進入前沿破襲地域,秘密與外軍特戰分隊同步行動。
通信雷達分隊以徒步和車輛輸送方式,分別靠近主陣地兩翼方位,與外軍通信雷達分隊配合行動。
後裝保障分隊,以實地一體化輸送方式,配合外軍保障力量,伴隨中外兩軍保障行動……中外兩軍戰地指揮員,圍著一座立體沙盤,細心觀察每一處地貌特點,每一條衝溝走勢,每一段險要位置。尤其是對假設敵的出沒時機、路線、以及可能撤離的主要方向,查看得十分細致。
“諸位請看,當前我們可采取強攻方式,沿著公路實施機械化開進,便於突破前沿,便於速戰速決。”忽見外軍一位長得肥胖,說話有點吹胡子瞪眼、聲音像青蛙叫的中校軍官,邊用指揮棒指點著沙盤的地物符號,邊向中外軍事將領滔滔不絕地口述著。
“我看這種攻擊方法好,大家都看過有關戰例吧,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強大的蘇聯紅軍在朱可夫元帥的指揮下,從莫斯科一舉反攻德軍主陣地時,幾乎都是采取邊攻邊進的方式,最終占領了德軍最後堡壘——柏林。”這時,隻見一個身材矮小、頭上絕頂、說話一聲粗、一聲細的外軍上尉,站在一旁闡明了自己的觀點。
外軍兩軍官之言沒有人讚同,也沒有人反對,個個站在那裏看著、想著,誰也沒有再說什麼。
照此下去的話,也不是個解決問題的辦法呀!王泉森看了一會,又轉了一會兒,便大膽地走在了大家的麵前說:“諸位將領,剛才聽了兩位友軍兄弟之言,我覺得還是有些道理,不妨試一試。但是,如果現在真要與敵人打仗的話,以我之見有點不妥,恐怕要付出沉重代價。為什麼呢?這其一容易打草驚蛇,諸位可想而知,我們的對象是恐怖分子、三股勢力,要消滅他們必須要秘密滲透,隱蔽突襲。這其二容易勞民傷財。戰時消滅幾個恐怖分子,未必動用大量兵力火力,正如中國人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