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行路難 第八十章(2 / 2)

結果這邊秦家那邊才說動了鄭王妃,那邊晉王剛得了賜婚的旨意,然後聖上就破天荒地給宜陽郡主賜了三百戶的食邑,還從自個的心腹中選了人馬一路護送,傻瓜都知道,這事不簡單。

哪怕宜陽郡主是晉王的嫡女,小時候也常常進宮,得過聖上的疼愛與賞賜呢,但是,聖上對自家的公主也沒有這般厚待,他甚至連秦昭長什麼樣都沒見過,而且,聖上的侄女多了去了,宜陽郡主上頭還有個先王妃所出的宜春郡主呢,按理,宜陽郡主卻是要比宜春郡主差那麼半疇的。

而且,這婚事也太著急了,聖上竟是直接找欽天監算了最近的吉日,秦家那邊聘禮才送到,馬上就忙不迭地開始婚事了,這實在是很不合規矩。而鄭王妃對女兒的不舍,大家也都是知道的,結果還是緊趕著叫女兒一路往邊城這邊過來了,這裏頭若是沒什麼文章,那才叫怪了!

秦家之前就聽說過邊城的一些事情,甚至秦昭還寫過信將一些疑點跟秦優說了,再一印證,頓時秦家知道,聖上要對邊城下手了。

邊城這些年幾乎就是某幾個將門世家的後花園,這邊出身的武將,多半是這幾家或者是他們的姻親出身,即便有一些跟他們無關的,也被他們通過聯姻之類的手段攥到了自個手心裏頭。

原本這幾家看著互相之間有些齟齬,在朝堂上也擺出了一副互不相讓的架勢,但是其實大家都知道,這就是個樣子而已,實際上大家心裏頭都互有默契,如今一看,這幾家在邊城這邊卻是下了一盤大棋,便是皇家也叫這幾家給坑了。

邊城這邊看著挺辛苦挺危險的,但是,這裏頭自然也有足夠的利益,秦家之前就是發現邊城這邊高級軍官的死亡率很低,而且過上幾年差不多了就能夠調回中原,要麼進入中樞,要麼成為地方上的要員,一個個日子都過得不錯,因此,才試探著將秦昭送了過去。

結果原本以為秦昭需要花上很長時間才能出頭,哪知道,他竟是天生就能吃這碗飯的人,竟是在短短幾年的時間,就已經成了邊城中真正掌握兵權的那十幾個人之一。

秦家對此如何不動心,別的不說,邊城這邊作為西域,中原還有草原交界的地方,這等要害之地,隻要有點腦子的,都能在這邊混出頭來,得到大量的利益,秦家原本就想要在兵權上分一杯羹,畢竟,光有著文官,沒有武力,秦家自個也不放心,如今發現了機會,秦家那邊哪有不聞著腥味上來的道理。

各個世家在不牽扯到利益的情況下,自然可以溫文爾雅,言笑晏晏,但是在這等事情上,一個個吃香絕對好看不起來,最多穿著一件漂亮衣服,叫那些下頭的草民不敢抬頭看罷了!

因此,送嫁的隊伍裏頭,不光是有聖上的人,秦昌也代表秦家帶了不少人過來,說是給秦昭打下手,實際上卻是準備通過秦昭之手,將秦家一部分族人放到邊軍中,通過軍功升遷,一方麵日後秦昭會有可靠的幫手,另一方麵,即便秦昭回京了,秦家還能夠繼續在邊城立足,給秦家帶來更多的好處。

從秦昌那裏知道了一些大致的事情之後,秦昭就是皺了皺眉,然後在問過了秦昌的意思之後,答應了秦優吩咐的事情,回頭便將跟著過來的那些秦家人化整為零,通過各種手段,進入邊軍之中。

秦家來的那些人有些是秦家的旁支,或者是嫡支中那些沒多少發言權的人,畢竟秦家十幾房族人,一房就不知道多少家,有的人家若是再沒個出息的人,過兩代都要淪為旁支了,如今有機會,自然得趕緊抓住。

這些人甚至並非都是姓秦,還有些別的姓氏,有的是秦家的世仆,有的是秦家的一些姻親。秦昭也沒有一開始就讓他們做什麼軍官,最多也就是做個伍長什麼的,畢竟,人實在是不少,動作大了之後,難免要有人嚼舌,回頭不好收拾。

反正這些人許多識文斷字,還學過一些武藝,想要靠自個的能耐出頭也比較容易,秦昭隻能暗中照拂,但是他們想要真正得到足夠的地位,還得看他們自個的能耐和運氣。

跟秦昌交換了一下意見之後,秦昭這才有空去跟自個的新婚妻子有個真正意義上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