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問題,如果說朝中的人不清楚的話,但是常年待在邊境的人,對於狄戎的情況總該是有些了解的,自然應該能夠知道其中的貓膩。朝中那些大人物,他們又不可能真的跟草原有什麼往來,哪裏知道狄戎人的生活狀態,很多人生於富貴,差不多就是那種何不食肉糜的人物,對於遊牧民族的生活方式,別說一知半解了,那是一竅不通,甚至因為一些人的以訛傳訛,對狄戎人有著錯誤的認知。
中原對於草原上的胡族,最深刻的印象無非就是當年北夷一族入侵時候的事情,北夷人出動了舉族的大軍,衝入了中原,導致中原滿目瘡痍,因此,在中原許多人眼裏,狄戎人一次出動個幾萬人那是正常的事情。
但是,明白狄戎局勢的人,就該知道,這一點也不正常,甚至這意味著一個可怕的事實,那就是,狄戎人快要擁有了一個統一政權的雛形,已經有人有了那個本事,征服了不少部族,讓他們可以按照他的心意,年年與邊城做這種近乎練兵的死磕,他們甚至因此很難得到足夠的利益,最多也就是損失不少的人口,回去減少一些糧食出來,讓自家部族不至於挨餓。但是,這種蠢事,若是沒有人願意在明麵上給他們補足損失,或者說,沒有一個強勢的人壓著,那些部落早就造反了!
那麼,他們卻一直當做什麼都不知道,隻是與這些狄戎人年年死戰,這裏頭的問題就可圈可點了。
秦昭想著這些,隻覺得一陣頭疼,這裏頭起碼作為都督的盧明遠是絕對脫不了幹係的,甚至,邊城往年的那些都督還有上層的首腦們,肯定也知道其中的問題所在,隻是,他們一個個都默契的將這事給瞞了下來,然後每每看似艱險萬分地將那些狄戎人拒之城外,然後從中獲取軍功。
至於死在這些戰爭中的普通士卒,對於上頭那些武將來說,又算得了什麼呢,不能將戰爭中的死傷看淡,看成單純數字的那些武將,本來也算不上什麼好的將軍。
愛兵如子固然不錯,但是在邊城這個活了今天不知道能不能活過明天的地方,心軟就是大忌了,這很有可能會斷送掉你自個的性命。
因此,老實說,邊城這邊的武將,對於手底下的士卒固然都挺大方,克扣軍餉什麼的,卻是很少會發生,但是對於他們的生死,卻未必看得多重,他們反正年年招收新兵,手底下兵員不足,從軍戶,從西北,甚至是從中原挑選補充便是了,反正中原人多,天下太平這麼多年,人口滋生,已經到了土地兼並嚴重,叫許多人覺得不安心的地步了,多出點人到邊城當兵送死,卻也算不上什麼。
邊城的那些首腦與狄戎人有勾結,勾結的還是那個有可能一統草原的狄戎領袖,這個發現讓秦昭幾乎不寒而栗,這完全是與虎謀皮,如今看著好處多多,實際上,日後草原一統,一直以來,習慣了如今這樣戰鬥節奏的邊城,到時候說不得就會是不堪一擊的下場,到時候,狄戎入關,中原生靈塗炭,又該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