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行路難 第五十八章 互市(2 / 2)

何況,這會兒的生產力也決定了商人也著實沒辦法壯大的那個地步,做商人其實也不是什麼容易的事情,一方麵辛苦,另一方麵也不能確定輸贏,而且很多時候自身的利益很難得到保障,另外就是,大家都覺得做買賣賺錢了,那麼,誰去種地,誰去做工呢!因此,打壓商人的社會地位成為了必然之舉。

這些商人想要好好存活下去,賺得更多,有著更高的社會地位,那就必然要依附官僚階層,因此,很多商人願意獻上絕大部分的家產,來求得社會地位本質的上升,或者是求得上層的庇護,而且,行商過程中難免有些不規矩的事情,要不然,想要賺大錢也不容易。這些事情平常看著無所謂,但是若是上頭想要收拾你,拿出來就是現成的把柄。

能夠跟邊軍做生意的商人,可沒幾個簡單的人物,他們背後自然都有人。尤其,秦昭在商人中其實也比較有名,最主要就是他搞出來的雪糖,霜糖什麼的,這些一斤零售價起碼五百文起步,運到西域那邊,幾斤糖就能換到一匹好馬。

秦家雖說將秦昭在這裏頭的功勞刻意淡化隱藏了,但是很多人依舊知道,秦昭在裏頭起到的作用,這些商人就隱約知道一些,何況,糖如今一直是被秦家壟斷的,秦家靠著這個,跟各地許多世家達成了合作關係,要不是因為這個,秦昭想要進入邊軍,直接起步就是個校尉,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因此,對於商人來說,跟一個秦家的嫡係子弟大臣友好的合作關係,那絕對是一件隻賺不賠的買賣,因此,盡管秦昭要的糧食比較多,但是他們一個個都毫無推辭的意思,除了提供糧食之外,還額外奉送幹草之類的草料。

這些商人也覺得秦昭建立騎兵是為了保護自個的生命以至於權益,不能因為上層的傾軋,導致自個難以保障自己的利益。對於許多商人來說,這種事情並不是什麼壞事,一方麵,一個穩定可靠的西州衛,可以保障他們在商路上的利益,另一方麵,一個有可趁之機的邊城,也能夠讓他們左右逢源。

秦昭在西州衛也做得很成功,西州衛本來也算得上是一個小城,秦昭直接在西州衛的外圍開設了一個市場,將這個市場經營成了中介的模式,畢竟,有些商隊是中原往西域去的,也有那些胡人的商隊會從西域往中原過來,若是不用走多少冤枉路,就能達成交易,哪怕少賺一點,但是節約的時間和其他的成本,也足夠彌補多賺的錢了。

秦昭如今不過是起步,但是,他的確有意將這邊經營成西域與中原溝通的門戶,甚至日後,即便是狄戎人也能夠在這裏與中原和西域的商人進行交易,當然,前提是,中原那時候已經將狄戎人給打怕了。

這個市場如今真正信得過的人很少,不過,一些與秦昭比較相熟,或者是想要通過秦昭與秦家搭上關係的商人已經試探著開始在秦昭開設的這個市場裏頭與其他人互通有無,最重要的是,他們互相之間可以交換各自知道的消息,比如說西域或者是中原的情況,西域如今什麼賣得好,中原現在正在流行什麼,然後可以有針對性地準備貨物,調整價格。

通過這個市場,秦昭就能從中抽取一部分的交易稅,如今看著不起眼,日後就會是一個不小的數字。

這僅僅是個開始,秦昭必須給他們更多的信心,首先,他就得真正挫敗今年狄戎人的劫掠之舉。否則的話,在西州衛外麵搞這個市場,那些狄戎人發現了好處,如同聞到腥味的貓一般跑過來搶劫一把,那麼,他們不光賺不到錢,甚至會血本無歸,到時候,這個市場自然是開不下去了。

隻有秦昭表現出了足夠的武力,能夠保障他們的利益,那麼,有了這樣的武力保障,這些商人自然會樂意在這邊賺錢,省得再冒著危險辛辛苦苦地穿越荒漠。甚至,嚐到了好處之後,為了保障這個市場的存在,他們會想辦法讓秦昭繼續留在西州衛,甚至是獲得更高的地位,畢竟,這邊若是換了人,他們可未必有秦昭的魄力,這是這些商人逐利的本能。

而這時,又到了狄戎人開始打草穀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