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初鳴 第七章 綢繆(1 / 2)

秦氏對柳昭素來硬不下心腸,她私底下對柳昭是覺得虧欠的,在她看來,是她這個做娘的沒用,以至於兒子生下來之後就沒過過什麼好日子。她不是什麼自怨自艾之人,這年頭並非那種理學盛行的時候,哪怕是富貴人家,女子和離再嫁也是常事,隻有一些比較刻板或者是有所求的人家,才會想要追求一個所謂的貞節牌坊,給家裏謀取名聲或者是其他什麼好處。

秦氏情況也有不同,她娘家無人撐腰,想要和離都是不能,柳家也要麵子,不肯正大光明地休妻,秦氏也算是認了命,但是,卻是不能允許自個兒子認命,她不希望柳昭像她一樣,一輩子被局限在柳府最偏僻的角落,像是見不得光一樣活著。柳昭的名字就是秦氏取的,取了光明之意,也是她對柳昭的一種期盼。

她沒能讓柳昭過過一天好日子,就要給他能夠走出去的能力,因此,才節衣縮食,咬著牙也要供柳昭去念書。平常柳昭若是有什麼所求,她也從來不會拒絕。當然,柳昭從小也非常懂事,對她這個娘也很是心疼,並不會半點讓秦氏為難,這也讓秦氏更加愧疚。

這會兒見兒子孝順,讓自己歇歇,秦氏雖說放不下那織了一大半的布,卻也順勢跟著柳昭進了房,心裏想著最近晚上月色好,借著月光也能再織一兩尺,後天就能將這匹布拿到布莊賣了。

到了屋裏,柳昭才將自己藏在懷裏的碎銀拿了出來,推到秦氏麵前,秦氏看了不喜反驚,抓著柳昭的手,問道:“昭兒,這錢拿來的,你不會是做了什麼不該做的事情了吧?”要知道,不算學堂的束脩的話,柳昭他們母子兩個一年花個五兩銀子已經是不少了,這裏頭還包括了柳昭買紙筆的錢呢。柳昭才十幾歲的年紀,哪兒能賺這麼多錢,秦氏不多想才怪!

柳昭趕緊解釋道:“娘,我是那樣的人嘛,這錢來路絕對正當!”見秦氏依舊半信半疑,柳昭將自個在路上編的理由跟秦氏說了一通,說自個在外麵找一些廢舊的紙張什麼的回來練字,後來在一本廢棄的老黃曆上看到了兩個小食的方子,拿去賣給了回味樓,得了二十兩銀子。

這年頭文房四寶都不是什麼便宜的貨色,筆墨紙更是消耗品,柳昭原本為了省錢,都是用樹枝在沙土上練字,但是,樹枝跟毛筆,沙土跟紙肯定區別很大,起碼一個是軟筆,一個是硬的,被許先生說了一次之後,柳昭也不能每次都等著許先生給他紙筆,因此,就打上了用過的舊紙的主意,鎮上雖說就許先生那邊一個私塾,但是,讀書人還是有一些的,因此,自然也有用過的舊紙要丟棄,這些一般都會被人拿走,回去做鞋樣子甚至是拿來糊牆糊窗戶都不差,因此,有地方專門賣這個,柳昭就經常過去買個一捆回來,有的時候,就能拿到一本黃曆做搭頭。

黃曆每年都會更新,條件好一些的人家,都會在家放一本備著,嫁娶動土什麼的,都得拿那個參考一下,過了年也就沒用了,有的人家就會直接扔掉,這玩意紙質太差,根本沒法重複利用,最多就是拿來墊桌腳引火,柳昭帶回來也是給秦氏引火用的,不過偶爾讀書寫字累了,也會翻看兩眼換換腦子,他這麼一說,秦氏也就相信了,琢磨著會不會是哪個人跟人家討了方子,一時間記不住,也沒別的東西記,幹脆先記在了黃曆上,後來自個也忘了這回事,把黃曆給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