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秦家,青禾鎮上的人了解不多,但是見過秦秀才的人,都不得不說,秦秀才哪怕跛了一隻腳,他的言行舉止,形式風範都不是尋常人能比得上的。何況,當年柳家求娶秦氏,大家都聽說秦秀才家是北地望族,這樣家族給閨女陪嫁的菜譜,能是什麼大路貨嗎?說不得,回味樓以後能開到縣城府城呢!
因此,李掌櫃直接親自帶著自家酒樓的菜單過來了,進來的時候,見柳昭坐在椅子上,讀書讀得入神,不由心中暗歎,果然是讀書人家的種子,正猶豫著要不要叫一下的時候,柳昭卻是已經聽到了動靜。這也是當年當兵還有在圖書館工作的時候練出來的,他那時候在特種部隊,警戒心很重要,在圖書館的時候,常常有人來借書還書,柳昭總能夠及時反應過來,甚至一心多用,因此效率很高。
見得李掌櫃進來,柳昭放下書站起來,給李掌櫃行了一禮:“見過李伯伯!”
李掌櫃趕緊擺手道:“這哪行,你是讀書人,以後要考狀元的,我可是受不起啊!”
柳昭笑道:“李伯伯過譽了,我與李嶽是同窗好友,多蒙他照顧,他的長輩自然也是我的長輩!”
柳昭說得懇切,李掌櫃笑得更盛了一些,然後便將菜單遞給了柳昭:“那我可就不客氣,腆著臉叫你一聲大侄子了,對了,我家能做的菜都在這裏了,你瞧瞧看!”
柳昭雙手接過,見菜單墨跡未幹,再看筆跡,便知道是李嶽寫下來的,這也難怪,這年頭識字的人能有幾個,酒樓裏麵不會如同後世一樣,專門搞幾個菜單出來讓客人自個看,一般都是小二夥計報菜名,讓客人挑選。
回味樓算不上什麼多高檔的酒樓,名字取得也不花俏,不可能將蘿卜開會叫成群英薈萃,看名字大致也就知道菜品的原料還有烹飪的手法了。炒菜很少,多半就是燉煮蒸什麼的,而長寧府這邊水係較多,吃的多半是河鮮江鮮,再看,這邊口味明顯偏清淡一些,柳昭心中一定,頓時有了主意,臉上露出了一個笑:“小侄手頭的菜譜卻是跟這菜單上的頗有些不同,李伯伯若是需要的話,小侄寫下來給伯伯如何?”
李掌櫃也沒指望柳昭親自做,柳昭才多大年紀,何況一直在學裏苦讀,將來要考科舉當官的人物,怎麼會學著做廚子。有個明確的菜譜,自家在廚房裏麵試個幾次,也就試出來了,因此說道:“那叫勞煩大侄子你了,嗯,老三,去,幫著鋪紙磨墨!”他直接催促起一邊的李嶽來。
李嶽嘿嘿一笑,上前對著柳昭擠了一下眼睛:“來,柳昭,今兒個我就給你做個書童!”
柳昭也是一笑:“那我可就不客氣啦!”兩人都是一笑,很快收拾了書桌,忙活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