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昭躺在床/上,閉起了眼睛,開始整理腦海中兩輩子的記憶。上輩子的秦昭算是個孤兒,在大伯家裏長大,大伯對他不好不壞,不過是供他吃飽穿暖而已,到了十五六歲,他要上高中了,那可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大伯自然不肯繼續供他去讀了,秦昭也不甘心如村裏其他那些沒上高中的人一樣,跑去南方或者是別的大城市打工,他直接報名參了軍,他身體素質不錯,腦子也好,入伍沒兩年便被選入了特種部隊,還考上了軍校,後來被選入了一支特殊的王牌部隊裏麵,從事著各種比較危險的任務。
秦昭在一次任務中受了重傷,雖說治好了還是留下了後遺症,不可能繼續留在部隊裏麵了,隻能退伍複員,被安排到了市圖書館裏麵工作,工作輕鬆,也沒有什麼壓力,秦昭沒有跟其他人一樣,每天就是看看報紙喝喝茶,借著圖書館的便利,他每天就是沉浸在書海之中,看各種各樣的書,什麼類型的都有,圖書館那邊工資不高,他退伍的時候領到的錢隻夠他在市裏麵買了個單身公寓,還得每個月還貸,因此,三十多歲的人了,還是沒有結婚,直到為了救那個小女孩死在了火海中。
而柳昭如今所在的地方卻是個叫大慶的朝代,已經傳承了兩百多年,國姓為周,如今在位的皇帝年號承平,別的柳昭卻是什麼都不知道,畢竟,這年頭交通不便,消息閉塞,柳昭也沒有看邸報的資格,平常悶頭讀書,便是十裏八鄉發生什麼事情都不知道,何況天下大事。而柳家勉強算得上是長寧府嶽溪縣的鄉紳,柳昭的父親是個舉人,雖說一直沒考上進士,不過作為舉人,在一個不算大的縣城,顯然已經夠用了,畢竟,除了縣令是個同進士之外,哪怕是縣裏麵的主簿縣丞也就是舉人而已。
柳家算是暴發戶,柳舉人的父親是個小地主,柳舉人從小開蒙,二十多歲中了秀才,三十多歲中舉,也算是年輕有為,給柳家光宗耀祖,改換門楣了,之後多次參加會試,卻是屢試不中,幹脆不考了,回了家鄉自個做老爺。
秦氏算是糟糠之妻,當年也算是秀才之女,不過秦家卻是外來戶,秦家原本據說也是北方大族,隻是當年北方連續數年大災,流民無數,便是當地的大族都不得不背井離鄉,遷移別處,等到氣候好一些了再看看要不要遷回去。
秦氏的父親秦秀才也是那個時候跟隨著族人一起往南,結果半路上被流民衝散,還摔傷了腿,因為沒有得到及時的救治,後來便有些跛。天災時間持續比較長,秦秀才是個讀書人,又傷了腿,雖說不能說是手無縛雞之力,但是想要靠著力氣活過日子顯然不行,為了活下去,一開始的時候就是在城門口給人讀信寫信,給書鋪抄書為業,後來便認識了秦氏的外祖一家,秦氏的外祖也就是個普通的中等人家,家裏也隻有一女,見秦秀才識文斷字,性子也是溫和,雖說腿腳不好,但是,若是人家哪兒都好,他們家也攀不上一個秀才相公不是。因此,便將女兒嫁給了秦秀才,連同家產一起陪嫁,隻要秦秀才給他們養老送終就行。
秦秀才成婚不久,北方那邊天災總算是結束了,官府組織難民回鄉,秦秀才從官府那裏終於打聽到了自個親人的消息,他的父母還有兄弟都已經過世了,雖說還有不少族人還活著,打算返回老家,這時候,秦氏的母親已經懷孕,秦秀才最終放棄了回鄉,留在了長平府。
秦秀才後來便在鄉下開了私塾,教導蒙學,便是柳舉人,當初一開始也是在秦秀才的私塾開的蒙,跟他的那些同窗相比,柳舉人擁有更多的資源,他本來也頗為聰慧,是秦秀才的得意弟子。
柳家不過是土財主,之前也沒出過什麼讀書人,秦秀才不一樣,秦家在家鄉那邊也算望族,一直就是耕讀傳家,舉人進士也出過好幾個,秦秀才的族中長輩還有在京中為官的。秦秀才若不是傷了腿腳,以他的才學,絕不會止步於秀才,若非因為這個,他也不會放棄回鄉,留在了長平府這邊,後來幾乎再也沒有跟族人聯係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