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6章 心結(2 / 2)

周瑜笑了起來。“七成的確沒有,僅以戰場論,五成而已,可是如果算上朝堂之利,應該有七成。”

“行啊,既然你這麼有信心,不讓你,未免不近人情。你好好準備一下,等到了南陽,見到子綱先生,再召集諸將,我們好好商議一下。公瑾,這是必要的流程,不是特別針對你。”

“我知道。”周瑜連連點頭。

孫策抬起頭,看了看色,又看看周瑜的臉色。“色不早,趕到宛城必是深夜,不如就在博望休息一夜,明安步當車,緩行而歸。柴桑一別,轉眼兩年,你馬上要成親了,又渴望上陣立功,以後未必有這樣的機會,今就好好的聊一聊,把未來幾年的規劃溝通一下。當年張騫鑿空西域,封博望侯,希望我們能借他一絲勇氣,將來拓境萬裏,比他走得更遠。”

周瑜心潮起伏,豪氣頓生,一口答應。

——

博望本是犨縣一鄉,後來置縣,初為汜鄉,後來張騫鑿空西域,封博望侯,以此為食邑,這才改名博望縣。正如冠軍縣是因為冠軍侯霍去病而得名一樣,博望也是因人而名。

博望縣城位於伏牛山餘脈,算是由東北進入南陽的最後一個關口。曆史上的劉備曾駐守簇,並擊敗夏侯淳、李典,然後在演義中被嫁接到諸葛亮的身上,成了他的出山第一功:火燒博望坡。

明月當空,孫策與周瑜並肩走在山坡上,交流著未來幾年的形勢規劃,依稀又回到簾年在襄陽峴山時的情景。隻不過情景雖似,心境已遷,當年的孫策輕佻放肆,周瑜稚氣青澀,被孫策的玩笑話氣得拔劍相向,現在卻再也不會出現這樣的場景了。

孫策向周瑜解釋了最近遇到的情況,袁紹被擊敗,兗州已成盟友,大河以南基本安定,但兗州、青州的情況不如豫州,世家實力尚存,還需要時間慢慢消磨,豫州的世家則元氣大傷,隻差最後一擊。雖然離孫策的目標還有相當的距離,但他們已經無法再給他製造像樣的麻煩了。

孫策著重解釋了他的世家政策。周瑜也是世家,而且是比郭嘉、龐統底蘊更深厚的世家,如果不解釋清楚,不用荀攸、辛毗蠱惑,周瑜都會有一種然的抵觸。好在孫策與周瑜相處得比較久,知道他誌向遠大,又深知他們父子在周家的尷尬處境,在移風易俗、建千秋功業這樣的宏大遠景麵前,家族的一時損失也是可以接受的。更何況孫策也不是一味的剝奪世家產業,南陽世家的經曆證明,與孫策合作的利益完全可以抵銷他們的損失,雖然失去了土地的穩定收益,隻要社會安定,前景更加光明。

有了這些前提,再加上兩人之間的感情基礎,服起來並不是非常難。明白了孫策的用意,周瑜的心結自然就解開了,氣氛也漸漸融洽起來,恍惚之間,又有了幾分當年的親近默契。

“伯符,攻城易,攻心難,攻下人心更難,你要對付的不僅是下世家,更是下讀書人,這個難度一點也不比奪取下。”

“是啊,的確很難,也許此生都看不到成功的希望,就像賈生一般。不過任何事總要有先行者,時勢可以造英雄,英雄也可以造時勢,不努力一下,怎麼可能知道有沒有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