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裏的孩子,懂事早,自立能力強,他們六歲就能放牛,七歲就會做飯,八、九就可以下地幹活,但是文化知識缺乏,一些孩子快十歲了還未上學,不知道安徒生和米老鼠是什麼,許多孩子從沒有走出過山溝。我看見有孩子聚在一起玩耍,就過去試著給他們講故事。講《阿裏巴巴與四十大盜》、《灰姑娘》、《孫悟空》……起初,他們都怯生生地遠遠站著聽,慢慢地他們能夠跟著故事情節發出會意的笑聲,後來有些孩子還問一些問題,最後他們一沒有事就跑來賴著我講故事。開始,聽故事的都是沒有上學的小孩子,後來十六、七歲的大孩子也跑過來聽。漸漸地,孩子們都跟我混熟了。他們原先都叫我大苕媳婦,很快都改口喊我陳姐姐,我喜歡他們這樣喊,覺得自己已經和他們打成一片了。
孩子們的求知欲望特別強,除了聽故事外,有時候還問一些別的事情。比如,有孩子問:“陳姐姐,你是從山外來的嗎?山外是什麼樣子的?”我告訴他們:“山外有大海,有平原,有沙漠,有草原,還有比這裏更高、更大的山。”我給他們講大海裏的鯊魚、沙漠中的古城堡、草原上的蒙古包……他們一個個都張著嘴,聽得出神。有的孩子還問一些學習上的問題,如數學題怎麼解,漢語拚音怎麼讀等等。對孩子們的每一個問題,我都盡量予以解答。
有一個叫石頭的男孩,十分調皮,由於家裏交不起學費,十一歲還沒有上學。他特別喜歡聽故事,每每聽我講故事,都湊到我跟前,聽得眼睛都忘了眨。別的孩子要是問一些學習問題,他就瞪白眼,老大不高興。有一次,我問他想不想上學讀書,他眼眶忽然濕潤了,一個人默默走到一邊呆呆地站著。我走過去撫摩著他的頭問:“跟姐姐學認字好不好?”他感激地望著我連連點頭。翠上小學二年級的女兒蓮子聽說我要教石頭認字,就跑回去拿來了她讀一年級的課本給石頭。從此,石頭隻要一有空,就跑來跟我學認字。
當我教石頭認字的時候,經常有四、五個沒有上學的六至十歲的孩子也跟著學。其中有大橋二叔的孫女娜娜,村北頭的兩個男孩小五和勝軍,大橋鄰居家的小女孩慧英。我們圍在一起,或蹬著,或紮個草把坐著,以地球為黑板,用樹棍或瓦片作粉筆,認漢字,學數學,也“我們是祖國的花朵”……
一天,我照例來到我們學習的“教室”——大橋家門口的打穀場上,等著石頭他們。可左等右等,一個孩子也沒有來。我不知道孩子們為什麼未來,就跑到鄰居慧英家去問慧英。可慧英也不在家,她奶奶說,她一早就跟石頭幾個孩子出去了。我決定到石頭家去看看,他們到底在幹什麼,會不會出什麼事。走過兩棟房子,拐個彎,我就看到石頭他們正抬著什麼東西走過來。七歲的勝軍用兩隻手扶著肩膀上的木棍,佝僂著腰,敞著衣服,十分吃力地搖搖晃晃地走在前麵,石頭走在後麵,其他孩子就在兩旁扶著抬的東西。他們一邊走,一邊喊著號子。我趕緊過去幫他們。走近時,才發現他們抬的是一塊石板。我接過勝軍肩膀上的木棍,用兩手托著,感到十分沉重,邊走邊問石頭他們:“你們把石板抬到那裏去?做什麼用?”娜娜搶先答道:“石頭哥說,把石板放在打穀場當黑板。”
娜娜的話讓我心頭一震,我仔細的看了一遍那塊石板。它平整,光亮,顏色青中泛綠,簡直是一塊天然的黑板。不知為什麼,我突然感到鼻子酸酸的,想哭。我問孩子們:“這石板是從哪裏弄來的?”孩子們都你看我,我看你,似乎不願回答。最後娜娜說:“是石頭哥撿來的。”我抬著石板沒走幾步,就感到有些吃力,勝軍大概看出來了,馬上過來接我手中的木棍:“陳姐姐,讓我抬。”我將沉重的木棍放回勝軍的肩膀,扭過頭去,眼淚潸潸流下。
石頭他們將“黑板”斜放在打穀場旁的一麵牆上,慧英從口袋裏掏出幾把白色石塊放在“黑板”旁,孩子們麵向“黑板”盤腿坐在地上。我用顫抖的手拿起一塊潔白的石子,在“黑板”上唰唰地寫下了:“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教孩子們認熟這些字後,我讓孩子們上“黑板”練習。勝軍寫完“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後,就問我:“陳姐姐,sheng字怎麼寫?”我問他:“什麼sheng?是勝利的‘勝’,還是茂盛的‘盛’?”勝軍說:“就是sheng軍的sheng。”勝軍不識字,不知道勝利的“勝”與茂盛的“盛”有什麼不同,也不知道自己名字的sheng到底是什麼sheng。我就在“黑板”上寫下勝利的“勝”和軍人的“軍”。剛寫完“勝軍”的名字,就聽見有人罵罵咧咧朝我們這邊走來。原來是村北頭的鰥夫陳憨子。孩子們見了陳憨子都猛地站起來,紛紛四散跑開。陳憨子衝到我跟前,抓住我的衣服大喊大叫:“你這個賤人,不教孩子好,盡教他們偷東西。走,到陳主任那裏評理。”我感到莫名其妙,本能地掙紮著:“你要幹嗎?放開我,放開我。”陳憨子硬不鬆手,拽著我往陳主任家走。剛好有幾個村民經過這裏,紛紛過來勸解。陳憨子不依不饒,非要到陳主任那裏討個公道。正在這時,陳主任過來了。他叫陳憨子放開我,說有話好好說。陳憨子激動地指著牆邊的“黑板”告訴陳主任,是我教唆孩子們偷了他家的石板。石頭鑽到陳主任跟前紅著臉小聲說:“是我們自己拿的,陳姐姐不知道。”陳主任問:“你們拿他的石板做什麼?”石頭吞吞吐吐地說:“我,我們想用石板做‘黑板’,讓陳姐姐教我們認字。”陳主任看了看靠在牆邊的“黑板”,對陳憨子說:“我說憨子,不就一塊石板,孩子們要拿就給他們,讓他們認幾個字,也是積陰德,下輩子也好討個媳婦。”陳憨子很不情願地說:“給他們了,我用什麼做飯桌?”陳主任說:“行了,把我家的舊桌子賠給你,可以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