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楊林話到一半卻又忍住了,他始終找不到什麼詞語,來安撫這些人的情緒。
鄉民們這時,才借著火光看清了來人們的裝束。
按照燕趙習俗,冠翎而歸,是凱旋的勝而還。折羽而歸,是戰敗撤軍。
這行甲士衣甲齊備,卻不著頭盔羽翎,不著戰袍,這是……報喪……
“這……”老頭慌忙湊到楊林麵前“是我們鄉的?”
“是……”楊林低下頭“我們……送弟兄們回家團圓。”
“多少個?”
“三百七十九人。”
老頭鬆了口氣,楊林卻不想騙他“還有一百八十四人,隻留遺物,不得姓名籍貫。無從辨認,留於關內,請眾位叔伯姑嫂他日至關內相認。”
楊林話語一出,遍地哭號之聲,有些婦人,就像是天塌了一般,跌坐在地,的確,她們的天,在這本該團圓的時節,是真的塌了。
“哭甚!人又沒死光。”老者垂下頭去“三百七十九,一百八十四……”
老者猛然抬起頭,拽著楊林的手“一個……都沒剩下?”
“沒錯。”楊林閉上眼睛“援軍到時,蒼雪關守軍四萬餘人,全軍盡沒,無一生還。”
老者跌坐在地,老淚縱痕“我兒……我兒上月還給我寄來銀錢,說他要當將軍了……怎麼……就沒了……”
“老伯,節哀。”
老者卻像是聽不到楊林的話語,隻是坐在地上不停搖頭,喃喃自語“我的兒子……我的兒子……”
軍士們見此,不由別過頭去,這哭號之聲太過淒慘,聞者無不動容。
“楊佐提,咱們這樣也不是辦法。”先前那個伍長避開未亡人爾的目光“他們如此悲痛,一時間,恐怕也沒法認人……”
“那就問吧。”楊林蹲下身去,扶著老人的肩膀搖了搖“老伯,你兒子叫什麼名字?”
“我的兒子……”提起兒子,老者的目光才緩緩聚了起來“我的兒子……叫龐正……”
“龐正……”楊林點了點頭“您等著,我去給你把他找來……”
“龐正……龐正……找到了……”楊林找到了那個靈龕,摘下麵巾細細擦拭一番“左旗令,回家了……”
楊林忍著淚水,將靈龕和安置銀兩捧到老人麵前“老伯,您兒子……回來看您了。”
“兒子,兒子!”老者哭號著將靈龕奪了去,死死抱在懷中,那一袋銀子就這麼掉在地上,他連看都沒有看一眼。
為人父者,還有什麼,比兒子更重要……可卻是,白發人,送黑發人……
楊林抽了抽鼻子,將那袋銀子撿了回來,塞到老人的衣襟內放好“老伯,我這老哥哥有出息,當將軍了。”他像哄小孩一樣把老者扶起來“我這當兄弟的沒本事,做不得什麼,也隻能把他送回來,跟您過個節,回家去吧……啊,回家去吧……”
“對,過節呢……”老者抱著自己的兒子,步履蹣跚的離去“兒子,回家了,爹給你做好吃的……”
楊林目送老人走遠,抹了抹眼角“就這樣,一家一戶的問吧。”
“大人,這麼問,弟兄們心裏難受的緊啊大人!”
“我就不難受麼……”楊林看了看月亮“問吧問吧,將軍們又不在,要哭要鬧,由你們就是了。”
“是……”軍士們開始學著楊林的樣子,一麵快慰亡者的家人,一麵問他們。問著問著,不少軍士也落出淚來,惹得鄉中餘民更加悲痛……
楊林別過頭,不想再看。
“這位大哥……”一個女孩拽住楊林的衣袍,話語裏帶著哭腔“我家……我家哥哥……”
楊林回過頭來,這姑娘生得也倒清秀,隻是眼睛腫的厲害,臉也哭花了,哭得人心酸“妹子,你別急,慢慢說,你家哥哥叫什麼名字?”
“我家哥哥……叫常樂……”
“常樂……我知道了,你等著。”楊林不一會就把常樂的靈龕找了出來,將銀錢一並交給了那個姑娘“妹子,家中還有什麼人?”
“沒有了……我記事開始,爹爹就投軍去了。一直沒有回來……娘……娘去尋她,也沒有回來……大哥……謝謝你……送我哥哥回來……”姑娘抱著自家哥哥,一邊哭一邊搖頭,這和她相依為命的人,也沒了。
“袍澤弟兄,該做的。”楊林看著她,心中有些不忍,便解下了腰間的錢袋“大哥一個窮當兵的,拿不出什麼,你拿去置辦些嫁妝,找個好人家嫁了吧。”
“小妹不能收……”常家妹子怯生生的後退了兩步,楊林本就煩躁,便拉住她,把錢袋放在靈龕上“就當是你哥給你留的。”
說完他便甩開步子跑到一邊,看了看那姑娘沒追來,方才停了下來,看著月亮發呆“怎麼會……這麼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