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軒漸ampamp漸莊卷三籌謀(2 / 3)

子軒在把藥草交給羽漸時說:“小漸,我不想逼你。但近年天必大旱,蝗蟲成患,定有饑荒,軍糧不足,前線無援,敵軍破,京都陷!”

其實你沒有逼我,我也不會不舍……

其實你不用告訴我,我早就知道了……

這日,羽漸正在銅鏡前綰著他的長發,一名捧著羅裳的宮女輕輕地走了進來。

宮女低下頭,畢恭畢敬地稟道:“駙馬,今日是端午,二皇子殿下於王府設宴邀請各王公大臣。長公主殿下已梳洗完畢,特命奴婢來伺候駙馬更衣。”

羽漸瞥了一眼宮女捧來的羅裳,是他厭惡的絳紅色:“不用,我穿這身就可以了。”

宮女怕如此出去會受公主責備,弱弱地問了句:“那駙馬還有沒有其他吩咐?”

羽漸平日也見信平對宮女的苛厲,便在心內自歎了口氣:“那你來幫我綰發吧。”

宮女想到不用受公主責罰,便是自心底的高興連忙步了上前。撫起羽漸墨瀑般的長發時,宮女不由誇讚:“駙馬,你的頭發著好看。”

“嗯。”打心底裏說,羽漸反感別人誇讚他的外貌,尤其是在結識子軒之後。羽漸看著鏡中宮女的手巧,一時就問了句:“你是南國人嗎?”

宮女見平日不愛言語的駙馬主動搭話,一時受寵若驚:“奴……奴婢是從安溪來的。”

“安溪?”羽漸眼中的光霎時黯淡了幾分,一個人音容便在記憶中揮之不散:“她還好麼?”

宮女被羽漸的話弄得一頭霧氣,後也以為他是問安溪的民情,便答了句:“它很好。”

羽漸聽後方覺自己方才的失態,自覺好笑便笑了起來。

我無意問起你,別人無意答非所問……

宮女不知自己所答為何如此好笑,但見羽漸笑了,尷尬之下便也陪笑著。

信平本欲來看羽漸更衣如何,但進門見二人笑得正歡,便心生氣來。她走到跟前,杏眼一嗔,那宮女便立馬停下笑來行禮:“公主殿下。”

信平餘氣未消,便也怒罵:“本殿不是讓你伺候駙馬更衣嗎?怎麼還沒換好!?”

“這……因為……”宮女嚇得立馬跪下,結巴得說不出話來。

羽漸從容地為剛才宮女綰好的發別上一支寒玉簪,對視銅鏡:“我不想換那身衣服。”

信平走到羽漸跟前,粲然一笑:“駙馬不覺端午穿紅色衣裳更喜慶?”

羽漸細看信平的紅妝,半分打趣:“有公主殿下與二皇子殿下便足夠喜慶了。”

信平佯裝疑惑:“駙馬向來寡言少歡,怎麼今日如斯歡顏?”轉而一想,仿是恍然大悟:“看來是這妮子美色誤事,倒不如本殿把她的容貌毀去,好教駙馬的眼睛此後便隻盯著本殿一人?”

宮女一聽,嚇得七魂丟了六魄,連忙叩頭:“長公主饒命,長公主饒命!”

羽漸也沒有去看宮女,隻是用很尋味的眼神望著信平,黠然一笑:“公主是什麼時候對自己的容貌如此沒有信心了?”

信平轉念一想也是,便也饒了宮女,與羽漸啟程去了二皇子府了。

王府庭軒新漆,軒前水滿,行客眼前寬。是日端午,空氣中彌漫著雄黃酒與熏艾特有的味道。軒前飾點著的是洛陽的爭豔牡丹;桌上陳設著的是嶺南的飄香荔枝;銅觴裝盛著的是關東的金價鹿茸;宴會歌舞著的是蘇杭曼妙的周伶,好一王府的氣派,好不熱鬧的光景。

子軒一襲紅袍,三巡過後,似是微醉:“不有佳詠,何申雅懷?今日正值端午,四美具,二難並,咱們一起來詠詩憑吊屈平如何?”

眾卿聞言皆附和:“二皇子殿下,好雅興啊!”

正當子軒思索詞句,一貌美周伶前來勸酒,子軒鳳眼一揚,笑了起來:“軒前花吐豔,案上荔脯清。周女勤勸酒,與公懷屈平。”

子軒談笑自若,但倒令名臣馮立諍心內一驚。這首詩雖聽上平常,但實際卻是一首藏頭詩——周公吐脯。馮立諍早已對這個腐敗的皇朝,僵化的體製不滿,一直希望能有一位有魄力的君主帶領著他們來革新這個皇朝。二皇子年輕有為,求賢若渴,正是不二人選。但馮立諍又不得一歎,二皇子,微臣一介武夫,對詩這可真是為難臣啊。好不容易押下韻來,始才緩緩說來:“微臣不通文墨,但亦願賦詩一首助興。獻醜,獻醜。”

“硯台上宣空陳設,惜有太史黃金著。報君恩千裏未遠,憐屈原其意難書。”

新晉尚書林為瞻自明二皇子之意。二皇子暗中實行新製,選用新臣,選賢舉能,唯才是用,幾年來,在朝中有了不容小覷的勢力,而今年,其勢力擴張尤快。又何況二皇子的品行,其個人亦是十分景仰,早已有投奔的打算。隻是二皇子尚還年輕,若無一高人在背後指點,怕難成今日氣候。二皇子用“周公吐脯”的典故,寓自身求賢之切,其詩可謂功在密附啊。但馮老兄的詩藏“報君黃金台上意”未免太顯露刻意了,若自己再是如此,二皇子的一片苦心怕是要被辜負了。

林為瞻隻好細啜一觴酒,待附庸風雅之客過半,始才吟道:“賢者有為慕屈子,庸人無知論臣道。攜玉龍兮難抵讒,替墨筆兮一書草。難表己誌詠九歌,為君放逐有離騷。大夫身死其名留,清節怎因濁世少?”

“提攜玉龍為君死”聽到林為瞻的詩,子軒心內大喜,卻不露聲色,隻是一聲感概:“江山真是人才輩出。”

宴後,馮立諍與林為瞻拜別時感歎:“二皇子殿下年少有誌,足智多謀,必有一番成就!”

林為瞻開懷一笑:“馮兄啊,有誌的是二皇子殿下,多謀的怕是未必了。”

馮立諍不明林為瞻的話,問道:“林老弟何出此言?”

林為瞻乃道:“馮兄啊,軒前花吐豔,軒一字可是二皇子的諱名啊,怎會入己詩中?再者,馮兄看二皇子宴上與何人交談最是親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