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靈可汗說:“中原使者,有話就直說吧。”
使者說:“可汗,先前我家王爺已經派譴使者與大汗商議過了,雙方進行一場決戰。以戰果來決定兩國的關係。如今大戰的結果可汗是知道的。如今,應當履行那個君子之約了。”
將軍和頭領們臉色凝重,可也沒有辦法,柔靈人一諾千金。當初答應了條件,可自己還是敗了,其實這樣結局早已經注定,隻是所有人都不甘心,試圖再努力一次,改變這個局麵。
人家主動找上門,也隻能認了,總比帶著男女老幼一起全軍覆滅要好。鐵騎公主沒有想到會這樣,居然會有這樣的約定,可既然父汗早就答應了自己又能說什麼。
柔靈可汗說:“羊兒和戰馬爭奪草場,羊兒有羊兒的辦法,馬兒有馬兒的辦法。能吃到青草就是最好的辦法。既然我們已經到了這個地步,就是沒有那個君子約定也不得不低頭了。”
使者說:“微臣這就回去複命,馬上就會有車馬運來糧食,衣物和酒肉。等朝廷的特命欽差一到,就可以正式結盟了。”
“結盟?”柔靈可汗問:“中原皇帝想和我們結盟做什麼?”
使者說:“大雪山以東的那片草原。”
在場的頭領和將軍們立刻來了精神,因為被狥狳奪走的草原大半都在大雪山以東,“難道就隻有這些而已嗎?”
使者說:“平叛,結盟。中原發生叛亂,柔靈可以出兵幫我們平叛。柔靈發生叛亂,中原朝廷也會出兵平叛。兩國結為兄弟,共同對付狥狳,永不背叛。”
“你們的皇帝難道不想讓我們做臣屬嗎”
“皇帝陛下並無此意。”
頭領們和將軍們交頭接耳,紛紛表示同意,可汗見他們都同意了,就說:“好。我們願意結盟。希望皇帝可以盡快派遣使者來舉行結盟大典。”
使者說:“在朝廷的特命欽差到達之前,會供應柔靈酒肉糧食,直到大典結束為止。請可汗盡管放心。”
柔靈可汗和將軍、頭領們送使者出營,看著軍營裏的士兵經過一個冬天的征戰,已經疲憊不堪,跟隨軍隊行動的柔靈百姓也是多少天沒有吃過飽飯,這樣的局麵終於可以結束了。
派人將自己的兒子,以及那支準備裏應外合的兵馬接回來後,柔靈可汗就召集所有族人,當麵宣布了這個消息,柔靈人無不大聲歡呼。
終於打完了,雖然失敗了,但是能夠活下來就是值得慶幸的。更可以和中原王朝結盟,一個自己打不過的盟友是可以依靠的。
第二天,當徹軍將整車的糧食酒肉送進柔靈營地的時候,已經不是歡呼而已了,全族老少都興奮的載歌載舞起來,而喝了幾杯中原酒之後,可汗就在自己的大帳裏休息。還叫來了自己的女兒和兒子。
在大帳裏,可汗對兩個子女說:“父汗有一個打算,這是為了我們柔靈部著想。”
鐵騎公主說:“父汗盡管吩咐。”
“先聽我說完。”柔靈可汗說:“如今,我們已經決定和中原人結盟了,也許有機會奪回我們失去的草原。可是,我們不知道中原人是不是真心實意的。如果狥狳也和他們結盟,我們就被孤立了。為了避免這種情況,我決定和中原王朝和親。利用和親來鞏固我們之間的同盟。”
鐵騎公主說:“我們已經答應接受他們的提議了,卻還要這樣懷疑他們,而且我們為什麼還要這樣低三下四的和親呢?”
可汗說:“因為我們需要奪回本屬於我們的土地,如果狥狳被他們打敗,也臣服了,我們就會失去奪回那片草原的理由。那個時候與狥狳開戰,就是同中原開戰。”
“必要的時候我們還要製造事端,讓中原和狥狳開戰,我們才有機會收複失地。”
鐵騎公主默然的看著自己的父汗,她知道,和親就是將自己嫁給中原的皇帝,她不是不願意和親,隻是嫁給一個自己都沒有見過的人,這是她不能接受的。可父汗的話又她無法反駁。
這時她的弟弟開口了,“姐姐放心,父汗也是為了兩家的同盟,以及我們柔靈的未來著想。我會讓柔靈重新強大起來的,那個時候,即使我們是中原的附庸,也可以奪回失地。”
可汗卻說:“可那需要很久,久到我們無力擺脫中原人的控製了。隻有這條路,才是我們盡快恢複生機的捷徑。女兒,父汗知道你不願意,可這是沒有辦法的事。為了族人,為了柔靈,為了那片草原,也隻有委屈你了。”
鐵騎公主說:“我可以答應和親,但是我不會嫁給皇帝。”可汗焦急的追問:“那你嫁給誰?”
“就是那個比狐狸還要狡猾的石貝。”
老可汗歎道:“這雖然也可以,但是石貝已經幾十歲了,據說他的兩個兒女都已經成家了。你嫁給他能過幾年呢?他們中原人死了丈夫就要守寡,那時候你成了寡婦,怎麼發揮和親的作用啊?孩子,還是嫁給皇帝最好。”
鐵騎公主很不情願的說:“可我說了,要我嫁給一個都沒見過的人,我不願意。”
可汗笑了,這孩子說了半天就是不想嫁給皇帝,一想就明白了,這孩子八成是看上石貝了,不然也不會提出嫁給他。嫁過去,她就是皇帝的長輩了,或許比做皇妃更可靠也說不定。可這件事又關係到自己的部族,老可汗有些猶豫了。
“這樣吧,我再想想,你們去玩吧。”
走出大帳,鐵騎公主心裏很亂,反問自己怎麼會提出嫁給石貝呢?而她弟弟也問:“姐姐,你要是真的嫁給皇帝,我們能收很多聘禮,但是我覺得還是嫁給石貝更好。你知道為什麼嗎?”
鐵騎公主問:“為什麼?”
“哪個女子不想嫁給自己喜歡的男人。”說完這小子就拔腿跑了,鐵騎公主羞紅了臉,“好小子,看我不打斷你的腿!”
大徹聖光十三年,春二月二十八,朝廷任命吏部侍郎葉煥和鴻臚寺卿海冠做特命欽差,訂立盟約,並禦賜金符金冊。
柔靈可汗帶著女兒和兒子,以及一班頭領,來到徹軍的中軍大營,石貝早就為大典搭建了高台,之前還浴血奮戰的敵人,如今正列隊迎接自己,鐵騎公主心裏百感交集。
在高台前,石貝率領葉煥,海冠以及齊峰和潘企等將軍,一並迎接柔靈可汗一行。
雙方一見麵,便互相行禮噓寒問暖了一番,可汗就提出了和親的事。石貝沒有想到會出這種事,柔靈居然主動提出和親。
已經決定結盟、賜金冊了,這個時候即使和親意義也不大了,他們想做什麼?隻有一種可能。就是柔靈想更加緊密的和朝廷聯合起來,而這種聯合無疑是為了戰爭。還是放不下被狥狳奪走的草原啊。
石貝說:“這件事本王也做不了主,還是上奏朝廷再說的好。今日就隻有結盟典禮這一件事。”
可汗就沒有再提和親的事。
大典結束後,石貝立刻與葉煥、海冠聯名上奏,說明柔靈可汗和親的主張。與此同時柔靈可汗也向中都皇帝那裏遞送了國書,說明自己的想法,兩家不僅結盟更要結成姻親之國。
這都不要緊,要緊的是鐵騎公主將自己的一封信塞進可汗的國書中了,信中說自己非石貝不嫁。這份國書一到石躔的手裏立刻就引起石躔的注意了。
石躔恩準,準備為鐵騎公主和石貝賜婚。同時命令石貝駐軍渠郡等候旨意,雖然旨意沒有下來,可這種桃色消息卻已經傳出來了。
這邊徹軍和柔靈部族還在等候消息,石躔即將賜婚的旨意傳到後最高興的就是鐵騎公主了。隻是她自己心裏羞臊,都不許別人說破而已。就要賜婚了還沒有半點進展,也太扭捏了。於是她去找石貝再見見麵。
如果能將這件事確定下來就最好不過了。
石貝很客氣的招待她,親自為她倒茶,“公主真是草原兒女啊,不僅魄力不輸男子,就連見識也是一流的。不知道今天有何指教啊?”
鐵騎公主看看茶碗,“現在我們是盟國了,而且以後還是親戚之國。將來我弟弟就是柔靈的可汗,王爺也是朝廷的棟梁,所以我想和王爺多聊聊。”
石貝哈哈一笑,“公主!我聽說,你曾說我石貝是一條狡猾的狐狸,我如果是狐狸就能看出你的心思。你何必在我麵前遮遮掩掩呢?近來傳聞陛下要為你和我賜婚,隻怕沒有那麼容易啊。”
鐵騎公主急忙問:“為什麼?”
石貝說:“因為我已經有王妃了。”鐵騎公主說:“我不介意,即使隻能做你的側室我也無怨無悔。”
石貝說:“當年中原戰亂,我曾經答應過她,等天下統一我就會解甲歸田,和她一起男耕女織。可是後來我皇兄英年早逝,我不得不輔佐年幼的太子登基,現在陛下已經可以掌握朝政了,我也該兌現當年的諾言了。”
石貝清楚,柔靈百年來與中原人經商、作戰,對中原的一些古文化非常了解,加之柔靈人本性真誠,所以柔靈人向來信奉承諾,一諾千金。這些話應該可以把鐵騎公主穩住吧。
鐵騎公主很是感動,說:“是嗎?我知道你們夫妻之間感情至深,但是我對你也是一樣啊!”
鐵騎公主鼓起勇氣,把這段時間的情感和盤托出了,“自從那次我們見過一麵之後,我幾乎每天晚上都夢見你,我對你的思念就像青草渴望春天的雨露一樣!”
“我不管你和你的王妃怎麼樣,總之我是非你不嫁了!”
遊牧之民直率坦誠,石貝還能如何,隻能說:“這是和親,不是你我說了就算的,以後再說吧。”
石貝率軍進駐渠郡,柔靈可汗也帶著他的族人停留在渠郡和山郡之間的山地過冬。而鐵騎公主因為已經向石貝告白,執意要住在黨陽城裏。可汗拿這個女兒沒辦法,也就由著她了。
本來已經啟程回中都了,楊愫在途中聽說這些消息,不顧車馬勞頓,強令車夫折返回去,一路飛奔直通渠郡。
回來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找石貝,一問才知石貝住在相府裏,心裏放心多了。又問柔靈的公主在哪裏,一聽說也住在城裏臉就陰沉下來了。
楊愫又上車去相府,石貝剛剛處理了幾件軍務,和齊峰在院子裏閑聊散步,一眼看見楊愫麵色凝重的走進來,齊峰連忙告辭回避。
石貝也知道楊愫在為什麼而氣憤,開口就說:“這麼多年的夫妻了,難道還會為這麼一點事風塵仆仆的又趕回來?”
楊愫扭過臉去:“你怎麼知道我為什麼而來?就一定是為了你?”
石貝說:“都這麼多年了,我還能不知道你在想什麼?聽說和親的事了?還真的吃醋了?”
楊愫氣憤的說:“我會為了那個隻知道放牧的柔靈公主而吃醋?我隻是想問問你為什麼不上奏,辭去軍權快點回家。等在這裏都在等些什麼?”
石貝說:“我剛剛率軍進城,而且梁元留下的爛攤子又不能都留給以後的官吏去處理,我也要幫他收拾。現在才理出一個頭緒,哪裏還有時間去做這些。再說陛下還沒有下旨,你卻風風火火的又回來了,還說沒吃醋?”
楊愫一步跨過來一拳打在石貝的心口,“我讓你這個風流痞子四處留情,從薛小倩到那個公主,我看把你綁在家裏才是最好不過的。”
石貝指了指自己的頭,“看看我的頭發,已經開始變白了,還有幾個女子會喜歡我?就算陛下真的要將她塞進王府,我也有辦法應付。別忘了,我雖然是臣子,也是長輩。當年先帝禦賜的兩樣東西也足夠用了。”
楊愫故作姿態的說:“這些我當然知道,我不是吃醋。我是擔心,你會意誌不堅,一看人家青春妙齡,又是柔靈公主,性格率直就把持不定了。”
這些此地無銀三百兩的話自然是她的心裏話,石貝說:“和親是國家大事,不能草率,即使要尊重鐵騎公主的想法陛下也不能這麼快就下聖旨,少說也要等一兩個月之後。我們還有足夠的時間從中斡旋。你這麼急吼吼的反而讓人覺得你是妒婦,容不得別的女人。”
楊愫瞥了石貝一眼,“莫非你希望我容得你四處沾花惹草?”
“不敢不敢。”石貝拉起楊愫的手,“再說她比芸兒隻年長了幾歲,我真的不會胡思亂想。你這樣急躁不僅不能解決問題,反而讓人看了笑話。你說是不是啊?”
楊愫低著頭,雖然想自己都這把年紀了,兒女都已經成婚了,但隻要和石貝單獨在一起,稍稍親密一點就情不自禁。或許是因為年輕時石貝常年不在身邊的緣故吧。
楊愫說:“事情到了這一步我也知道自己不穩重,我也知道這不是你的錯。但是我隻想問你一句心裏話,你要如實回答。你真的沒有和柔靈公主動情嗎?”
石貝說:“當然沒有。如果我是那種人的話,以我的地位和威望,又怎麼會隻有你一個女人呢?早就三妻四妾了。反而是你自己沒有自信,稍有風吹草動就草木皆兵而已。”
楊愫馬上又問:“那如果陛下真的賜婚,讓你娶那個公主呢,你會放過這麼好的美事?”
石貝說:“明知道你會不高興,難免以後家裏不會醋海風波,這還能叫美事?”
楊愫不相信的說:“你就不怕陛下治罪?判你個抗旨不尊的罪。”
石貝說:“我是親王,我有辦法既可以抗旨又不承擔罪責。再說,陛下已經可以隨心所欲的處理朝政了,這當中的利害衝突他是心知肚明的,與其嫁給自己叔叔,不如嫁給自己的弟弟。更為穩妥。”
“我看之所以一直沒有下旨,就是因為在和柔靈可汗商量。等商量出一個結果,就沒有我們什麼事了。”
楊愫眼珠一轉,馬上明白,“這樣就可以安撫石遄和珠妃了,一舉兩得啊。”
石貝搖頭,說:“是一舉三得。安撫這兩個人,鞏固與柔靈的同盟,把石遄調離中都。石遄一旦成婚就可以賜給爵位,安排職務了。這樣就能將他調離都城,那時候威脅皇位的人就會失去主心骨,陛下就有時間安排處理這些人了。”
“隻是這當中還有些風險,陛下經驗不足有些猶豫罷了。不出三個月,必有腥風血雨。”
楊愫雖然聽說了一些內宮秘聞,卻想不到已經有人威脅皇帝的帝位了。“你說的不是她吧。”
“不是她,也會利用她。”石貝說:“你呀,把這件事想的太簡單了。記住,凡是涉及皇家和國家的事,都不能隻用小眼光來看待,因為在這種事的背後永遠都有數不清的明爭暗鬥。”
楊愫凝視石貝,“那,老夫子教訓完了?”
石貝笑道:“怎麼,不生氣了?”
楊愫說:“不了,我相信你,你不會朝秦暮楚的。而且不論他們明爭暗鬥也好,還是搶班奪權也罷,我都會站在你一邊。你也要答應我,如果不能避免而卷入其中,也要全身而退。”
石貝隻是笑了笑,沒有說話。
很快所有人都來到可汗的帳篷,石貝派來的使者在眾目睽睽之下走進大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