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發檄文石珍也造反(2 / 2)

王郃問:“非要在今日嗎?我身體不舒服。”

趙前,趙利和李釗相視一笑,拔出寶劍他們身後的大軍齊聲呐喊:“請將軍赴會!請將軍赴會!”

王郃無奈,隻好低頭上馬,由趙利的親兵牽著韁繩,和他的兵馬向營城前進。於是東郡平定。王郃到營城這天,石珍親自在城門外迎接,王郃下馬拜服在石珍麵前,說:“罪臣拜見東郡公。”

石珍說:“罪臣?非也,你是寡人的監軍侍郎、東郡提刑。快起來吧。”

王郃抬頭:“可是罪臣還不滿十六歲啊。”石貝笑了:“甘羅拜相才十三歲,不算小。還不謝恩。”王郃這才磕頭謝恩,抬起頭來,額頭上滿是泥土,惹得前來迎接的文武侍從都忍不住發笑。唯有薛懷惡咬牙切齒,白眼翻天。

高德十六年的二月開春以後,易郡留守張通接到曆帝討伐石珍的聖旨,聖旨言辭十分激烈,還是看在劉當和趙奔為他求情的麵子上讓他戴罪立功。張通立刻集結三萬大軍,渡過易水河,橫穿五百裏平原的平北郡,從險峻的小倉嶺的北麓直奔東郡而來。一路上張通就在尋思:這個石貝當年就是個書呆子,皇上對他的寵愛也不過如此。不過,我要怎麼收拾這個書呆子呢?

這消息早就被東郡方麵探聽到了,石珍一接到信報,就問石貝:“我們怎麼辦?”石貝說:“不急。”過了兩天張通通過了平北郡,石珍問:“怎麼辦?”石貝說:“告訴將軍們備戰,隻是不去管他就好。”過了三天張通過了小倉嶺,石珍又來問,石貝說:“還是不理他。不過,請撥給我一千人,再給我一批引火器具,柴草、硫磺、硝石之類的,還有鐵蒺藜和捕獸夾,多多益善,都交給他們,我派他們去辦一點事,馬上就回來。”石珍不明就裏,但是也沒有理由拒絕,就給了他一千人和要求的東西。

張通進入東郡的境內,開始還很小心,但是多少天以來什麼也沒有發生,張通及其部下也就不再小心翼翼了,認為石貝真是個書呆子,像宋襄公一樣愚蠢。全軍上下驕橫起來,開始有規模的打家劫舍了,許多百姓為了逃避戰亂,開始逃散了。

府衙門外,雷長捋著胡須,包銅兩眼通紅,沈單一臉晦氣,薛懷惡麵露殺氣,林榮來回踱步,李釗,趙利,趙前,焦急的等待。包銅等不及了,吼道:“他到底來不來,叫人擊鼓升帳,卻現在也不見人影。大軍壓境,他死被窩裏了——”

“誰說我死被窩裏了?”石貝一身利落打扮,搖著淨麵紙扇,不緊不慢的走到台階前,身後跟著章德,幫他捧著一堆簡冊文書。“張通這個庸才自己來送死,我當然要睡的飽飽的。各位,隨我進來。”說著,大步走進府衙。

眾將陸續走進府衙大堂,石珍,石柯已經在大堂了,石柯走到堂前,“二哥,怎麼姍姍來遲呢?”

石貝吩咐道:“章德,把文書放在桌案上。”章德放好文書,站在石貝身後。

薛懷惡陰陽怪氣的:“軍師,你不會已經在睡夢中把張通給打敗了吧。”包銅撲哧笑出了聲。

石貝搖著扇子,微微一笑,走到大堂上的東郡地圖前,眾將圍了過來,“東郡西部有一座山,與小倉嶺為鄰,名叫北嶺,山嶺之下有山穀,可以伏兵。張通現在就駐紮在此山以北。我先前已經向主公借了一千人馬,埋伏在那裏。現在他們剛剛進入東郡,立足未穩,而且張通對兵法一知半解,我軍主力全力出擊,張通必然迎麵而戰,我們分為四隊,其中兩隊佯裝戰敗,退到山上,將張通引入山穀埋伏圈,另外兩隊立刻圍上來,圍堵穀口,全殲張通大軍的先鋒。如何?”

薛懷惡仍不服氣,“如果他不上當呢?”

石貝笑笑,“他會的,即使他不會,也沒關係。他不上當,就會按兵不動,和我們對峙。隻要我們用一支精兵截斷他的糧道,並扼守小倉嶺必經之路,進退兩難之際,他還不急於動作的話隻會貽誤戰機,或退兵或急於求戰,都是有利於我的。”

薛懷惡不吭氣了。

“妙計!”雷長說:“張通衝動武斷,我們是有八成勝算的。請軍師調度吧。”

石貝轉身對石珍說:“請主公將令箭交付與我。”石珍將令箭遞給了石貝。石貝雙手接過令箭,“雷長,趙利為一隊,三千人馬,林榮,趙前為二隊,三千人馬,將張通引入埋伏圈。沈單為三隊,兩千人馬,策應全軍;本軍師與石柯為四隊,兩千人馬,圍堵穀口。主公與李釗守城,其他各位各司其職,擊鼓前進,鳴金後退,令行禁止,不得有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