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發檄文石珍也造反(1 / 2)

話說石珍做了東郡公之後,沒有過多久就傳來曆帝縱火的消息。民心更加擁戴他們兄弟了。隨後又發布檄文,正式謀反自立,推翻暴君。

石珍治理東郡已經三個月了,召集四散的流民,屯田備荒,將所有的糧食集中,按每家每戶的人數統一配發,大舉訓練軍隊,周圍的三個起義軍已經有兩個歸附石珍,所管轄的土地也占到了半個東郡,擁有精兵兩萬有餘。

而另一路義軍首領,王奉壹卻於高德十五年的十二月,在病中辭世了,他的將軍位子交給了他的侄子王郃。可是軍中將領並不服氣,暗中打算殺了他。得到線報的石貝準備收服他們,獨占東郡。

“這是大好時機啊!”包銅在大堂上大呼小叫,“如果我們可以收了他們,那就太好不過了,主公下令出兵吧。”

石珍依舊琢磨著。問:“二弟以為如何。”

石貝搖頭:“還不行。我們如果進攻,他們會同心協力的抵抗,可是我們不進攻的話,他們反而心懷僥幸,自己內鬥起來。而且,我們還要活用一顆棋子,王郃。”

石柯問:“那二哥認為我們應該……”不等石柯問完話,一名小兵跑進來,稟報道:“稟報主公,王郃有使者求見。”

石珍說:“請他進來。”

使者進來之後,非常禮貌的挨個行禮,然後將書信交給石珍的侍從。石珍接過來拆開一看,“乞降?”

使者說:“不是乞降,是請降。我們將軍非常清楚,今日的東郡,最大的諸侯就是東郡公。前不久又收降了其他兩路亂軍,我們將軍深知唇亡齒寒的道理,也知道自己的軍隊內亂在即,不僅沒有能力與將軍對抗,連自保的能力也沒有。與其將來被石貝和眾位將軍剿滅,從而自取其辱,倒不如現在自己投降,反倒體麵的多。”

石珍笑道:“想不到王郃年紀不大,但是謀略卻非常出眾。二弟,你以為如何。”

石貝說:“此人聰明,通謀略,人才可用。”

石珍又問:“那我來問你,你們將軍有什麼才能啊?”

使者說:“我們將軍從小熟讀各家典籍,老將軍還在時,就在其身邊協助辦理軍務,以執法最為擅長。凡事都以軍法為準繩,絲毫不留情麵。有一次老將軍的戰馬無意間撞倒了民房,觸犯了軍法,他卻毫不留情的責罰了老將軍。但是也因為如此,得罪了許多人,老將軍死後他們也蠢蠢欲動。”

石珍點頭:“好,如果真的如你所言,歸順之後,也不會虧待你等。你家主公依然可以為寡人所用,封為監軍侍郎兼任提刑,專職刑律和監督軍法。”

使者連忙叩頭:“小人代將軍拜謝主公。”然後便退下了。

石柯說:“大哥,王奉壹死後他的軍隊可都留給了王郃。足足近萬人啊。再加上我們自己的軍隊,我們所有的糧草加起來似乎養不起這麼多人,不出三個月我們將彈盡糧絕。”

石貝搖著淨麵扇子,“所以我們要裁軍。將老弱病殘全部裁掉,隻留下精銳,這樣既可以提升軍力,又可以節省糧草。”

雷長說:“兵不在多,在將。我以為可以。”林榮和沈單等人紛紛同意,包銅:“好,大夥都如此的話,我也沒有意見。”薛懷惡斜愣眼不發話。

石珍問:“那麼我們等到什麼時候接手王郃的軍隊啊?”

石貝說:“馬上。”石柯不解:“二哥,剛剛不是還說要等嗎,怎麼又等不及了。”石貝說:“剛剛說等是因為我們不想要他的軍隊,現在答應了他的請降,那王郃就是我們同僚,大哥的臣子了。如果等就是坐視王郃受到生死威脅,不等的話雖然會迫使他們動手除掉王郃,但是隻要我們動作快就會形成兩麵夾擊,一舉消滅亂首,救出並收降王郃,進而統一東郡。大哥以為如何。”

所有人都看著石珍,石珍說:“準。這些都交給二弟去辦了。”

石貝說:“謝主公。丘狩,李增發布檄文聲討王郃所部,並重新修訂屯田文告,爭取人心;雷長,包銅,提領全軍,著手裁軍事宜;石柯,撥付專款招降王郃所部;趙前,趙利,李釗你們率領各自本部兵馬火速馳援王郃,務必在兩天之內趕到,不得有誤,趕到後準許你們不經請示便宜從事。其餘人等全部待命。”

“謹遵軍師軍令——”

三天之後,趙前,趙利,李增長途奔襲一天一夜趕到王郃駐地,趕在那些人動手之前與王郃裏應外合,之後他們全部投降。這個十五六歲的將軍王郃出來感謝,趙利縱馬走到他麵前,“我家主公和軍師請王郃將軍到營城一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