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上諫書楊征行忠義(3 / 3)

老管家當然明白楊征的意思,點頭允諾。

從此以後,楊征對朝政就很少進言了,心灰意冷。石貝也繼續用功讀書、遊戲。日子就這樣在死般的緘默中安穩下來了。

但是在宮廷內卻騷動起來。

第二年,高德五年。曆帝的太子年方十四歲,小太子眉目俊朗,太子的身份是要求對國家大事了然於胸的,隻幾年的朝政太子是心知肚明的。和曆帝不同,太子從小就是個柔弱善良、少年俊才的人,對自己的父皇的所作所為就痛心又痛苦,時常認為是自己作為兒子,對父皇的規勸不夠,使得這些殘暴、奢侈的事發生。

對於薑妃是恨,對於曆帝是惱,太子一直在想自己要怎麼做,是韜光養晦?是繼續勸?是政變?政變了以後對曆帝是幽禁還是處死?想有所作為,又不能背棄孝道,太子一直優柔寡斷。可是他身邊的侍讀都看在眼裏,記在心上,瞞著太子暗中動作。

這天,上巳節,可是宮中沒有祭祀和活動,有的隻有鶯歌燕舞,娥宮裏滿是女人和宦官,還有曆帝。太子站在東宮滴水簷下,這些看在眼裏,可心裏是又悲哀又憤恨,“父皇無視衛朝的勤儉之風,對那個女人的寵愛也太過分了。我卻對這一切無能為力,我愧對列祖列宗啊。”

但是太子身邊的兩個侍讀卻說:“太子殿下憂國憂民,我等一定要為國家除去他。”

其實,這兩個人在太子身邊六七年了,也一直想著太子做皇帝,自己就可以謀求個官職,好在曆帝聲色犬馬,心腸好又追求儒家教義的太子,對曆帝既失望又想著自己有所作為,這不正好是個機會嗎?他們早就在拉攏一些酒肉流氓和禁軍的人,暗中準備著政變。

太子嚇了一跳,“什麼?你們……你們要弑殺父皇?我不允許!這是十惡不赦的大罪,你們不能這麼衝動。”

兩個侍讀跪在太子麵前,“殿下,皇上沉湎酒色,信用奸臣,這樣下去大衛王朝就要亡國了。隻有除掉這個昏君,讓賢明的太子殿下登基,才能撥亂反正,重振天朝。殿下,我們不能成功的話列祖列宗也無法瞑目啊,如果繼續讓皇上昏庸下去列祖列宗就會瞑目了嗎?”

太子心頭沉著一塊大石頭,壓的他全身都是重的,兩眼發直,兩個侍讀急切的等著太子的回答,過了好一會兒,太子說:“去吧,為了列祖列宗,為了江山社稷,隻是怕你們兩個還不夠,我擔心劉當會有所察覺,你們不能暗殺,要逼宮才行,封鎖內宮為上。”兩個侍讀立刻連連叩頭,去做政變的準備工作了。

這兩個侍讀叫朱英,侯卿,他們早就不甘心於做小小的侍讀,將來就是在太子做了皇帝,也不過是六部侍郎而已,可現在真的做成這件事,一定可以入閣。他們的建議得到了太子的首肯,立刻去宮外召集自己的親信,無非是一些流氓地痞,再有是禁軍的軍官。

在東市的一家酒肆裏坐下,幾個仆人分頭去請參與此事的人,朱英和侯卿叫了壺茶,足足等了半天,是因為有幾個流氓也不知幹什麼去了,找他們的人去了好半天也不回來,人終於到齊了,就在酒席上將的太子的話說出來,準備逼宮,讓曆帝退位,太子登基。這些流氓們自然高興,一個個眼裏放光,有機會升官發財了,這要是做了官得有多少錢啊,而怨恨趙奔和劉當的軍官們也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的,誰人不想出將入相。食色性財,有了這些可以憧憬的東西,這夥人來了精神,立刻決定下月初六兵變逼宮。商量的不亦樂乎,臨了還喝血酒、發毒誓。

都商量好了,那些人也醉醺醺的散了,朱英和侯卿也離開酒肆,剛出了酒肆到街上就聽到人喊馬叫。朱英心裏嚇了一跳,不是被人發覺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