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愫聽石貝滔滔不絕的說,開始還不覺得什麼,既聽不太明白石貝在說什麼,又敬畏石貝的聰明伶俐,可是聽到後麵就很害怕的樣子,石貝就安慰她,拍著胸口說:“你放心,他們是打不過來的,他們就是打過來了,我也會把他們打跑的。”石貝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
楊愫感到石貝還是很可靠的,所以就放心的相信他可以將狥狳打敗。將那一盒餅拿出來,遞給石貝,石貝拿過來,一邊看著楊愫,一邊吃餅,三口兩口吃完了,吃的滿嘴都是,楊愫就用手帕幫石貝擦嘴。楊愫幫石貝擦著嘴,石貝看到楊愫的頭上落了一根稻草,伸手去摘稻草,手就摸到了楊愫的雲鬢。兩個五六歲的孩子,就在這個邋遢的柴房門口台階上看星星,看月亮。
楊愫問:“都說十年寒窗,你讀書是為了什麼呢?”
石貝搖搖頭:“不為什麼。來京城之前,是為了讓我爹放心,雖然不太明白他的意思,但我就是覺得聽他的沒錯。可是在這幾個月裏,我好像變了,讀了這麼多書,我懂了好多東西。我覺得,什麼科舉的和我沒什麼關係。”
楊愫又問:“那你不考科舉你幹什麼?”
石貝笑著說:“你還真是什麼也不知道啊。科舉也有很多種的。咱們衛朝的科舉有三種。專門埋頭文案,辦理公文的,是文科;懂得軍事調度,運籌帷幄的是略科;還有做衝鋒陷陣大將軍的武科。都不一樣的。”楊愫搖頭,不甚了解。
石貝就說:“文科大多數是從太學院出來的,而略科和武科大多是國子監出來的。想要考進這兩個地方可不容易啊。如果能直接考進去,可比一級一級的靠科舉好多了。”
楊愫拖著腮,“你打算考哪個啊?”
石貝握著拳頭,誌在必得的:“那當然是國子監的略科啊,我要像過去的英雄那樣運籌帷幄,決勝千裏!”
楊愫說:“我支持你,你一定要成功哦。不然我可不放過你,記住沒有。”石貝用力的點頭。楊愫伸出手指,“我們拉鉤鉤,誰也不能反悔。”石貝也伸出手指:“好!如果我考不中,我願意接受懲罰。”兩個人勾著手指,訂下約定。
石貝突然從草垛裏掏出來一瓶酒,“這個是我偷偷藏得,都說酒是越陳越香,我藏了幾個月,應該不錯。將來我中了科舉的略科,就拿出來喝。我怕我嘴饞,你來替我藏著吧。”楊愫欣然接受。兩個人互相靠在一起,拉著小手,坐在台階上看著夜空。
從這天開始,楊愫就經常來看望石貝,石貝就天天在柴房裏睡覺,在柴房裏讀書、玩沙盤遊戲,還有楊愫來看他,天天送給他吃的。一來二去,兩個孩子就徹底玩到一起了楊征的府邸裏,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有時候,石貝又在酒裏做文章,楊愫也來湊熱鬧,石貝有時間就來找楊愫,楊愫在書本裏有什麼不明白的也來找石貝。
而此時的朝廷裏,卻是焦頭爛額的,狥狳軍力強大,邊關戰事吃緊。而烈宗皇帝的身體是大不如前了。為了一場大戰,朝廷組織了很久,雙方僵持了近十個月。而結果卻是,打成了一場爛仗,浪費了許多輜重和軍費,卻什麼目的也沒達到,更是消耗了許多軍力。
唯一的好處是,交戰雙方誰也無力大舉進攻,陷入了無止境的對峙之中。朝廷為了迎戰,抽調了很多壯丁,增加了一些賦稅,這讓很多百姓的生活更加沉重,各地的盜賊土匪日益增加,反過來加劇了百姓的疾苦,也讓朝廷內憂外患,鞭長莫及。最後雙方不得不以議和的結果,草草收場。
議和之後僅僅四個月。這年的中秋剛過,烈宗皇帝感到的身體已經一日不如一日,而對楊征和另一位大臣劉當的信任日益增加,深知時日無多的皇帝決定在還有機會的時候,立下遺囑。於是召見楊征、劉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