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怪異戰局(2 / 2)

黃胤後悔了,後悔沒有聽從下屬的建議,但亡羊補牢,猶未為晚,所以他立即派出了最精銳的軍士,要他們前去打探韓非大軍的情況,但他的內心裏,其實是不抱什麼希望的。

果然,不多久之後,這批軍士返回了,他們所發現的情況,是阪軍已經安穩下來,戒備森嚴。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這是自己的判斷失誤,黃胤無奈之餘,不由得心中歎息。

接下來的幾天裏,局勢的發展,果然如黃胤所預料,東方明成功立足舉城沿海一帶,將戰線拉得極長,西接封城邊境,與韓非呼應,東至習城邊緣,隱隱對雍國構成了威脅。

峒國大軍咄咄逼人,趙引卻不為所動,未曾出動一兵一卒,簡直就是將國土拱手讓人。

在光明王朝,趙引的名聲,是極大也極為正麵的,但這次他的不抵抗行為,被國民一致抨擊。

當然,敵人勢大,仗不是那麼好打的,被動的局麵下,一著不慎,滿盤皆輸,趙引不敢胡來。

本來,若是東方明不將戰線拉得老長,舉城的危險,其實更大一些,但正因為他的這一舉動,導致二十萬大軍分散了開來,舉城的危險反而小了很多,至少他難以發起有效的總攻。

這樣的形勢下,趙引苦苦思索良久,倒是想出了一條計策,當時就派人請示黃胤定奪了。

“王,疲兵戰力減,倦兵戰力弱。如今敵人遠道而來,不曾大舉進攻,反倒一昧地拉鋸,更是將戰線拉得極長,分散了兵力,固然是為了防止我軍以地利來借助天時攻擊,但也失去了大舉進攻的能力。時間已經進入了冬季,拖得越久,天氣越冷,於我軍越有利。故屬下決定嚴密防守,拖延時間,將戰局就以目前的形勢僵持下去,待得最寒冷的時節,伺機而出。”

讀完了趙引派人送過來的密信,再望了望前來送信的軍士,黃胤默默思索了好一會兒。

“回去告訴趙引,這兩路敵人,並不齊心。”

黃胤隻說了這麼一句,他不會把心思說與這個小兵,但有了這一句,他相信趙引能夠明白。

如同趙引所說的情況那樣,之後的戰局,果然是前所未見的怪異,東方明似乎沒有出兵的打算,而韓非等三人倒是想要出兵,也一度試探性地攻打應通關,卻又沒有什麼效果。

一來二去的,一晃就是兩個月的時間過去了,天氣愈發寒冷,雙方的軍人都穿上了厚甲衣。

這不會是一場短時間就可以結束的戰役,每一個參與了這場戰役的軍人都能夠明白。

句城那邊,帶著夜飛的五萬中央軍和田楷真的五萬王朝軍隊,凡真也早就與柴芯合兵一處。

韓非三人沒有東方明的氣魄,並沒有將戰局拉到海城那邊去,但有了凡真的十萬兵馬,柴芯還是鬆了口氣,當時就回調了一批人馬到海城防守,以備突然而來的襲擊。

一直到凡真的兵馬到了,胡庸達和孔祥子都不曾動兵,他們似乎隻是觀望而來的,不想打仗。

這樣的情況下,所有人的目光,便都聚焦到了封城的戰場上,很多大陸有名的軍事分析人員,都給出了這樣的評價:封城戰場上,阪國大軍與光明王朝的一戰,不論勝敗,都將會引發一場大規模的戰役,這戰役,必將綿延整個大陸,或許將會是大陸曆史上最盛大的一場戰役。

日後的事實證明,那些書生一般的軍事分析家並沒有說錯,他們固然沒有親自上戰場領兵打仗的能力,眼光卻極為毒辣老道:夕陽血之戰持續數年,規模浩大,後被譽為千古一戰。

不論世人如何看待這場戰役,如今戰役已經進行了許久,盡管已經有過兩次勝敗之分,有過一支大軍的覆沒,真正處於戰爭中心的各路軍人和將領,卻都是在等待著每一個時機。

又到臘月份了,不知道為什麼,這一年的雪,似乎來得很晚,至少到目前還未曾降下來。

黃胤的生日,早已經過去了,整個王朝,都被戰火籠罩著,他當時就沒有聲張。

一年前的生日當天,他大敗了唐春,名震天下;一年後,他卻沒有任何的動作,平靜如水。

那一天,他隻是特別地將指揮權交給了王領空,自己回王宮陪伴妻子秦瑤和一對可愛的兒女。

還有六天,便是新的一年了,這一天的晚上,天空忽然就飄起了鵝毛一般的大雪。

夜寂無聲,但那沙沙的樹木或其他事物上的雪團落地的聲音,卻如同一道暗夜的優美的樂章。

長空無限,並不漆黑,在那紛飛的雪花裏,似乎一切都應該是白色的。

看不到多遠,可見度不高,立於應通關要塞口子的城牆之上,微微的寒意,讓黃胤感覺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