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明王獨立(1)(2 / 2)

這一句話,是最大的福音,凡真忽然就有種想要釋放的感覺,他從來不知道,自己居然這麼快就能有領兵的機會,他並沒有想到黃胤不讓他領兵,其實是有著刻意為之的味道。

事實上,黃胤不讓凡真領兵,刻意為之的緣故,隻占了二層,更多的,卻是因為不能夠放心。

當天,凡真留下那字條之後,就帶著清明離開了阪國,他走的很興奮,因為見到了陽光。

阪國這邊,本來他已經建立了極為完善的體係的,更是已經為刁威培養了數萬精銳的軍隊。

這一切,他都留給了刁威,他明白黃胤的心思,既然隻讓他過去,那就證明那些其他的東西,算是留給刁威的一些補償,他不知道黃胤與刁威之間有著什麼樣的微妙關係,他不會去打探。

當然,這邊的情報係統,已經算是獨立的了,他並未也贈送出去,那些隻是暗中的東西,所以他的人走了,自然也就帶走了,隻是那些從事情報的人,還是身在阪國內部罷了。

這些關於情報的事務,一旦到了黃胤費國的地盤上,他會第一時間交接給鄭道,他不敢在黃胤麵前耍聰明,他不敢擁有自己私有的隊伍,至少目前他不敢,目前他隻需要忠心。

其實他並無二心,他有野心不假,但這僅限於傳播宗教思想罷了,他隻想重現宗教的輝煌。

踏上封城的碼頭,吹著和洵的海風,他忽然就想起了若幹年以前的過去。

他清楚的記得,好幾年前,他曾經到過費國,曾經到過封城的這個碼頭,隻是時間太過無情。

“師傅,那邊有大隊人馬過來了,好象是明王的大軍,弟子看到他們的旗號了,是個極大的‘崔’字,應該是你曾經說過的水軍將領崔洪將軍了。他這個時候過來,應該是接你來了。”與凡真一般,清明也是道人的打扮,他沒有遐想,是以看到了大隊過來的情景。

這個時候,碼頭上是熱鬧異常的,但明王大軍的出現,無疑讓民眾吃驚,卻又明顯甚是愛戴。

“快看,那是明王的大軍,多威武啊,等我兒子長大了,我一定要讓他參軍。”

“是啊,聽說明王本來就是我們費國人,隻是因為無奈,才投奔了阪國。他愛民如子,大力發展教育和農耕,若是獨立出來,不再替阪國人效力就好了。”

“嘿嘿,依我看啊,明王獨立出來,那是早晚的事情,你們難道沒發現麽:明王的封地明明在阪國內部,海的那一邊,可他卻不曾回到自己的封地,而是選擇了呆在這邊。”

“不論怎麼說,明王比以前的費笑言可是要好了千萬倍,就是因為有了他的到來,我們才過上了好日子,現在法治嚴謹,我們一天天富裕,真希望明王能夠一直保護著我們。”

“這位老哥的話不錯,想當初,費笑言當我們的大帝的時候,天天打仗,天天向我們收錢,我們的日子,過得苦不堪言,吃了上頓,就擔心沒下頓。現在好了,明王隻是每年向我們收很少的賦稅,我們不必擔心吃穿了。再說了,明王治軍嚴謹,常打勝仗,這裏肯定很安全。”

“你這不是廢話麽?這裏是明王夫人的家鄉,這裏都不安全,哪裏還能安全得了。”

……

民眾的聲音,隨著凡真思緒的回歸,而傳入了他的耳朵,他忽然有些感慨。

主公,你果然是一代雄主,短短幾個月的時光,就能改變一個地方的民眾對你的看法。

民心所歸,獨立已是必然,或許,主公也是因為看到民心可依,才決定近期選擇獨立的吧。

凡真不知道,他的看法,正是黃胤的實際心理,因為前段時間有人向黃胤彙報了民眾的心思,黃胤自己微服外出了一日,確定了這一事實,當即就覺得民心可依,準備獨立了。

額,崔洪?凡真下意識地望了過去,果然見到了大隊的軍士,那甲衣鮮亮無比,胸口處的一朵火苗標誌,正是明王大軍的標誌,那是黃胤為了區別出來,特別命人打造的標誌。

火苗,代表著燃燒的意思;燃燒,代表著光明的創造;光明,代表著世人的向往。

這一朵火苗,詮釋了一切;這一朵火苗,讓整個費國明王疆域的人,都知道了明王的心思。

大軍很是謹慎,行進的速度並不快,因為碼頭人多,明王嚴謹的軍令,沒有幾個人敢違背。

凡真入目望過去,除了“崔”字大旗之外,還見到了一杆更大的旗幟,上麵有著一朵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