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三章 一喜一憂(2 / 2)

於是乎,鄭山河就得到了黃胤新的命令,極快地唆使自己扶植起來的江湖盟主加大力度。

康國敗落,明顯不敵峒國大軍,孔國指望不了康國,不投降的話,就必須先鎮壓反賊。

最近幾天裏,孔國的叛賊氣焰越來越囂張了,孔王已經連續收回了三萬的兵馬,還是無法鎮壓,他終於開始考慮投降的事情了,別的還不一定害怕,可若親人都死絕,這有點受不了。

明侯用兵如神,孔國沒有能夠匹敵的大將,但要亡國,卻不是人人都能接受,孔王猶豫。

他猶豫,反賊和明侯卻不會給他太多的時間考慮,臘月初五這一天,極冷的天氣裏,黃胤點將興師,提兵十五萬,其中關衝領五萬為先鋒,早早就開赴到了孔國邊境。

寒風呼號,大江凍冰,孔國軍少,加之內憂外患,軍士的戰鬥欲望不強烈,便連守土衛國的心思也不堅定,若非有著大江天險,守關的幾位大將恐怕早就領兵投降明侯了。

得知明侯大軍壓境,孔王六神無主,眾文武也多半都勸他投降,而幾乎是同一時間,他又得到了反賊趁機全麵進攻的消息,一時之間,他感覺整個天空都要塌下來了。

孔王猶豫兩三日,而黃胤則好像確實要給他思考的時間,大軍圍而不攻,每日送一封勸降書。

臘月初八,國內的反賊已經猖狂到了極處,接連打敗了三萬王國軍隊,奪得了十幾個鎮。

天上飄起了雪花,純白色,美麗無瑕,紛紛灑灑,如夢一般,天氣愈發寒冷,軍士穿上襖子。

傍晚時分,從來都文質彬彬的孔王,率領著王國的文武百官,到了邊關,此時的他,已經生出了白發,胡須滿麵,再不複從前的氣象,而他此來,也帶上了自己的王者之印。

很快,黃胤得到了孔王選擇投降的消息,頓時欣喜異常,率領十五萬大軍進入了這座新城池。

他的車駕,已經升級到了王者車駕了,而他的身邊,總是會跟著秦瑤這位美麗的夫人。

孔王投降了,獻上了王者之印,黃胤當即便將城主令授予了他,並且命軍士前往王都,替孔王孔亮取侯爵之位的國君旨意,隨即,黃胤接收了孔王餘下的八萬兵馬。

這天晚上,飛雪如同發瘋一般,瘋狂地瀉下,大風呼號,天地之間,處處都寒冷無比,民眾躲在家中,不願出門,孔城的中心地帶,也不見多少人影,大軍踏著積雪前進,咯吱作響。

原本的王宮,如今還是從前的模樣,隻是各處的標誌,都已換上了阪國的標誌。

王宮熱鬧無比,處於歡慶之中,卻在不是孔亮了,而是明侯的大軍,大殿中則是明侯的將領。

直到論功行賞的那一刻,孔亮才知道,原來所謂的反賊,竟然是明侯一手扶植起來的,他覺得無比的荒謬,可惜事已至此,他已無力回天,隻能無奈地接受自己全新的命運。

此一戰,明侯不損一兵一卒,非但有八萬的降兵,更有那江湖盟主,一流高手糜然率領近萬江湖人物投靠,堪稱是收獲頗豐,而令他喜出望外的是,糜然的武藝,似乎還高過於休賴。

鄭山河被列為頭號功臣,孔亮是二號功臣,糜然是三號功臣,黃胤依次封賞,兵犒勞大軍。

臘月初十,黃胤命凡真統計了一番,結果自己的全部兵馬,竟然已經達到了三十五萬之眾。

如此雄兵,黃胤信心高漲,有心再度用兵,準備一鼓作氣,全軍出擊,拿下東部的寮國。

然而,就在十號的晚上,鄭道夫婦忽然趕來了,並帶來了一個讓他無比鬱悶的消息。

“稟侯爺,因見侯爺連破三國,名震天下,用兵如神,寮國自知不敵,已經俯首向峒國稱臣,峒帝思及侯爺兵馬眾多,良將頗廣,特別封上將軍唐春為奮威將軍,領兵十萬,已於昨日晚間抵達寮城,目前與寮兵整合,足有二十萬之眾,嚴重威脅我國東部邊關。”鄭道於第一時間,向黃胤詳細彙報了王國東方的形勢。

黃胤本來是在陪著秦瑤喝茶的,當時便放下了茶杯:“據說唐春極為穩重,跟隨諸葛川七年之久,這一次,必然又是諸葛川向峒帝推薦的此人,此人謀略不足,卻定然得了他的指點。隻是沒想到,東方豪居然會有這麼多潛藏的兵馬。”

這些情況,鄭道夫婦卻是不知道,他們沒有料敵機先的本事,詠寸思索了一會兒,才試探性地詢問:“侯爺,想來,宜將軍的信使,肯定也會在晚些趕到,如今那邊隻有一萬五千兵馬,不知宜將軍,會否有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