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是什麼人?見到國君,為何既不行禮,也不跪拜?”刁威見到了這情景,未曾說話,隻是淡淡望著黃胤二人,另外三名先天高手之中,有一高大壯漢怒目圓睜,大聲嗬斥。
這壯漢名叫莫駿,是阪國三大上將之一,為今回城城主,同時兼受鎮守今回城的任務。
黃胤將手一張,刁平的令牌現於身前虛空,那月牙的標記,立即讓眾文武止住了議論聲音。
“哈哈,原來是黃胤兄弟,老祖宗和我說過你的事情,今日一見,果然英雄少年,儀偉不凡。今後你前來參政,可與上將一般,隨意行禮即可。”刁威明顯得到了消息,再朝韓非望過去,見他點頭,便明白黃胤是刁平推薦的人,也是送來宣然公主和那封請其軟禁公主的密信的人。
“多謝國君洪恩。”黃胤麵不改色,如那些高官重將一般,朝刁威拱手行了一禮。
“黃胤,你的事情,呆會兒再說,待本王先認識認識這位高人。”刁威淡淡開口,不怒自威。
莫駿見黃胤身份特殊,也就不再為難,便朝那道人問道:“你這道人,到底是什麼來路?”
道人微微一笑,須發無風自動,飄舞飛揚:“國君,我乃真義島道士,今日天現異象,特來覲見,望國君能容許我為你解釋一番,有關這天象所代表的含義。”
真義島?道士?黃胤想了好一會兒,才想起來,在千年之前,道教極為繁盛,可川承得了天下之後,不知為何,竟大肆殘殺道教中人,幾近殺絕,從那之後,許多年都難見到道士。
“哼,天下誰人不知,當年皇者川承近乎絕殺天下道士,你不過是餘黨之流,能有什麼本事,國君,末將請奏,立即誅殺這個故作清高的道士,義正我阪國禮規。”莫駿完全是火爆脾氣。
“國君,末將也同意莫城主的意見。”又一人出列開口,卻也是武將,名為雷馳,阪國三大先天高手之一,王城城主,大材小用,隻負責王城和國君刁威的人身安危。
“如此胡亂言語的道人,必是禍國殃民之徒,千年之前,皇者川承已經做了表率,還望國君依從先例,防微杜漸。”韓非同樣主張殺死這名道人,他一開口,就把曆史扯了出來。
在這武者掌權的時代,三大領頭武將開了口,無異於已經定音,眾文武紛紛附議讚同。
“黃胤,老祖宗言及你有安邦定國之才,你且說說,本王該如何處置這個古怪道人?”刁威也不太喜歡這對自己不禮貌的道人,可他是君王,自然有自己的主意,不會隨便依從臣屬。
都說阪國國君隻沉迷於生兒子,今日看來,也還算頗有心計,絕非傳言之中那般的無能。
黃胤略一沉吟,行了一禮,道:“國君,曆史已經過去,固然要拿曆史來說事,可也要看當時的形勢。如今這天底下,道人極少,宗師之中,更無一人是什麼教派信徒。如此看來,這道人就算有什麼歹惡心思,也是河流一條,不似大海,根本翻騰不出什麼浪花來。我建議,國君可先聽聽他的看法,若是一派胡言,國君有三大先天高手,足以將他就地正法。”
“黃胤所言有理,諸位,你們還有什麼意見,也大可說出來。”刁威耐心奇好,廣納諫言。
眾文武均是默不作聲,三大武將已經發了話,黃胤目前還是外人,未必能左右阪國局勢。
一個青年站了出來,此人約二十五六,劍眉星目,氣宇軒昂,儀表堂堂,一看就是顯達之人。
三大武將朝這人望了過去,目光淡漠,毫無表情,這青年似乎毫無畏懼,顯然是初生牛犢。
“呃,是百曉言啊,你有什麼話,就說吧。”刁威仍然是淡淡開口,好似沒脾氣的人一般。
百曉言一臉嚴肅,道:“國君,依微臣之見,這黃胤既然有大才能,當先讓他講解天象的含義,若是他能說個明白,這道人就多餘了,微臣也同意將這道人正法;若是黃胤不能說個明白的話,國君應該給這道人機會,讓他一展才能,然後再按照實際情況,決定他的生死。”
嗬,這個百曉言,以為兩邊都能不得罪,實際上卻是兩邊都得罪了,怕是隻有國君喜歡他了。
果然,刁威聽了百曉言的建議,臉上現出了歡喜的神色:“黃胤,你就為本王說說天象?”
黃胤雖然略懂天象,卻不敢胡亂開口,他略一思索,便不準備拿天象說事:“國君,黃胤不敢妄自揣度上蒼意誌,但能肯定,這天象必是大吉,還望國君讓這道人解說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