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病人都已經收治下來了,一共7個。我看他們的病情,和症狀都有些類似,發病時間又這麼集中,不會是什麼傳染病吧?如果真的是傳染病,我們可得準備隔離和消毒措施。”席麗麗問道。
“不是。我仔細看過了他們,一個是某種過敏反應。”龍大膽低聲道。
“什麼反應這麼嚴重?有幾個人還在發燒。”席麗麗問道。
“一種原因不明的過敏反應。”龍大膽回答道。
“需要準備什麼檢查措施嗎?或許我們可以去中醫院做一些常規檢查,判定是何種物資過敏。”席麗麗問道。
龍大膽搖搖頭,“沒有這麼簡單。你別操心這些事情了,先把人收下來再說。如果後續還有類似的病人,也全都收下來。我另外再想辦法。”
龍大膽一邊說一邊快速思考,一般的皮膚過敏從中醫學上來講是因為血熱導致的,既然是由血熱導致的。所以中醫治療皮膚過敏也會選擇從治療血熱方麵下手。西醫治療過敏性疾病,主要是脫敏和抗過敏治療。
中醫呢?可以從肺、脾胃,來論治。因為現代研究表明,好多過敏性疾病,都與脾胃功能虛弱,或者胃腸功能紊亂有著直接或者間接的關係。有的過敏性體質還與肝有著一定的聯係,因為中醫理論上講,肝主疏泄,肝主調暢情誌,很多過敏性疾病,先期大多有情誌不暢的病史,有的甚至有輕度至中度抑鬱。
這些患者看起來雖然病情差不多,但是根據龍大膽的觀察,實際上還是有區別的。
其中一人疹斑上有水,水抓破後,皮膚會呈現鮮紅糜爛,造成組織液滲出,液幹後會結黃色的厚痂,並同時可見大便幹、小便黃,舌質紅。龍大膽的治療方式以利濕清熱、去除腸胃濕熱、利腸通便為主,可開予消風散加減方。
另一個病人也同樣,皮膚會呈現淺紅或同膚色的糜爛,且滲出液不易幹收,會有黃色薄痂。但他的症狀還有麵色暗黃、精神不振,胃口不佳,舌質淡紅。治療以健脾除濕、增強脾胃運化功能、增強腎氣為主。龍大膽給出的處方為參苓白朮散。
而另外幾個患者的皮膚在疹斑邊界會呈淺紅或暗紅斑,皮膚表麵粗糙幹燥且覆有鱗屑。據他們自述的病情,雖然口幹現象但不喜歡喝水,舌質紅或暗紅。治療以滋陰養血潤燥、滋養肺陰、強化脾胃水分營養的吸收功能,以期能除去皮膚的幹燥搔癢。龍大膽給出的治療藥方為當歸飲子加減方。
之所以給出不同的藥方,也是一種試探性的辦法,他知道這種過敏反應絕不簡單,否則不會連技術部的人也沒有辦法。
他的想法是,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比較嚴重的發作期患者治療以散風,止癢,脫敏,抗菌,解痙,平喘,通竅為主;在病情靜止期,主要以健脾補腎為主。先觀察一下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