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尋求 正確的追求,正確的方向(1 / 1)

對於愛情,還有一句叫強扭的瓜不甜。對於很多的事情其實都是這個樣子的,我們一味的想要爭取到自己想要的結果而不擇手段,這樣即使成功也不會感到心安。每個人的人生都是自己爭取來的,而不是搶的別人的。現在的好多的電視劇、電影好像都是這種套路吧,對於壞的人就是盡力的詆毀,基本上都是那種自私的,搶占別人的東西。

我曾經參與過一個小的測試,就是關於一個人的性格的研究調查,在測試中我們被分成好多組,每組的人一起完成幾個小任務,期間會有專人看每個人的表現,以此作為評定每個人性格的憑據。對於這種事情我並不是很了解,但對於最後的結果我還是很關注的。經過他們的分析,現在的青年大多都有偏向自己主見的傾向,對好多事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利益,將社會、他人放在了次位。

對於這樣的結果想必很多人也是意料之中的,在這個追求功利的社會,人們從小就開始教育自己的孩子,要學會去保護自身,保護自己的利益,而很少提及對於這個社會的作用。記得在我上小學的時候老師會讓我們寫一寫自己的理想,長大後想要幹什麼。那時候我們大概就是醫生、科學家、老師等等這幾項,對於選擇這樣的職業的原因也是出奇的一樣:這些職業可以為國家出力,建設新的社會。現在的小孩子們應該也寫這些東西吧,但現在他們想要成為的都是什麼樣的人呢?前不久在網上看到一個批評現在的學前教育,認為沒有教育好孩子們,把他們往歪路上帶。一開始我以為是網上的噴子,並沒有在意,但是仔細一看它發出來的數據,我也很是吃驚。最讓我難以理解的是一半以上的孩子對於將來的規劃是要成為一個公眾人物,明星成為了首選。

難道被別人關注的感覺真的很爽嗎,我真的很想知道現在的學前教育在向孩子們灌輸些什麼,讓他們有這樣的價值觀。可能網上的那篇文章隻是對於一所幼兒園的調查,難有說服力,但是這也反映出了現狀,現在的人們隻是一味的追求名利,而忘卻了人生的意義。

我們反觀過去的中國,多少的成功人是在別人的關注下取得成就的,誰不是經曆了一個人的煎熬,最後完成自己的目標,被別人樹為榜樣而不是公眾人物。你可能會說那個時候的中國貧窮,沒有現在的精力來有娛樂方麵的追求,時代不同了。但是你沒有看到的是,當下的中國還是有好多的科研人員在默默地付出,為了國家的強大,他們隱姓埋名,沒有人知道他們的工作。而我們看到的隻有那些整天活躍在熒屏上的公眾人物,羨慕他們的成就,想要成為和他們一樣的光鮮亮麗,被萬人崇拜······

有一篇印度人寫的文章想必大多數的人都看過,講了中國作為第二大經濟體的國家在諾貝爾獎上的成果卻寥寥無幾,還拿rb印度、伊朗等國家來做對比。那時候好多的人都拿數據來為自己撐腰,而這份數據是國家在教育方麵的投入,肯定的,中國的投入最少。所以好多的人就說中國之所以沒有太大的成就,是資金投入不夠。我看到這些實在難以忍受,總是有種向爆粗口的衝動,某些人動不動就拿一個國家來說事。首先不提資金投入的問題,就先說說這些人,有幾個能安靜的讀本書,如果他真的讀書也就不會有時間在網上想嗶嗶了。再說國家的投入,我們的國家不是沒有投入,隻是相比之下少,但是這些對於那些真的想要獲得真知的人已經足夠了,對於那些無心學習的人給他多少都不會夠。

說這麼多,總之就是一句話,對於將來要有一個正確的態度,擺正自己態度,塑造自己的性格,完成自己的人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