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3 / 3)

金德旺對未來,還是抱著一種比較積極的態度。

從城裏再回黑槐峪鎮,金德旺發現自己的感覺有點不一樣了。

過去,金德旺也多次往返城市和農村之間,但從來也沒有感覺過黑槐峪有多貧困和落後。甚至,隻有從大城市回到黑槐峪,看到山了,看到水了,看到了熟悉的一切,心裏才感到踏實,才有親切感。他喜歡那種回到了家的感覺。可是,這一次他卻真的感覺黑槐峪和外麵的世界差距太大了。也許,是因為搬了家的緣故?

是的,他的家在城裏。這裏隻是他挖錢的地方。

窯上都還好。

一切正常。

金建軍能獨當一麵了,這讓金德旺很是欣慰。金建軍的嶽父和他一個舅子,也還都在。春節期間,他們很辛苦,認真。他們把這個窯,當成了自己的家。因為他們知道,這個窯生意好了,劉璐璐就幸福。

金德旺喜歡他們的這種態度。說到底,他們可以算是自家人。有自家人在,他就比較放心。現在窯上正是需要人手的時候,他們來了,正好幫忙。他和金建軍商量,把他們留在窯上。過去也提議過,但是劉璐璐當時不同意。

劉璐璐是個內心裏非常自尊的人,她不喜歡娘家的父兄到婆家的窯上“混飯”。

馬小娥走了,沒有再回來。金德旺聽金建軍說,春節前她又來過一次窯上,把屬於她的一些零碎東西取走了。金建軍想必也挽留她了,但是她態度堅決。走就走吧,金德旺想。食堂裏現在就讓劉璐璐的父親和哥哥負責。

關於馬小娥的一些詳細情況,金建軍沒有對他父親說。事實上,金建軍後來到她家裏去了好幾次,請她重新回到窯上,她都拒絕了。金建軍心裏灰灰的,感覺很是對不起她。為了他父親,也為他自己。

“我是人,不是一頭畜牲!”馬小娥說。

金建軍臉上熱辣辣的,感覺是在罵他們父子。

“孩子到了上學年齡了,我不會再去了。”她說。

“上學歸上學,不妨礙你在窯上燒飯啊。”金建軍說。

“真的不再去了。”馬小娥說。

金建軍多次勸說無用,也隻能悵悵的。這件事,也許說不上是件大事,但是卻讓他強烈地感到自家可能正麵臨著一種危機。他感覺人們現在開始有了恨,恨他們家,恨他們家的人。事實上,挖窯這麼多年,矛盾和糾紛一直是有的。甚至,連動手打架,直接發生衝突的事都多次發生過。但是,他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強烈的意識過。

與金建軍的意識正好相反的就是他的父親金德旺。

金德旺感覺過了這個年以後,一切又都會好起來。

從城裏回來的那天,金德旺沒有直接回到窯上,而是到了鎮政府,把他特意從城裏買來的禮品送給了秦家振和老於。給秦家振送了一塊勞力士,給老於送了兩瓶洋酒。秦家振客氣了一下,也就收下了。

金德旺沒有看到於副鎮長,但他把酒放下了。俗話說得好,“伸手不打送禮人”,應該說,老於是不會介意他的馬屁的。老於喜歡洋酒。金德旺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於仁發是不會再計較金巧雲那件事的。

“以後窯上,還要請秦書記多支持。”那天,金德旺對秦家振謙遜地說。

秦家振說:“好啊。”

“能照顧,我總是會照顧的,”秦家振說,“事實上,這些年,我對你老金,一直是支持的。”

金德旺連連點頭。

顯然,那天秦家振的心情不錯,說,“你年前提的那個事情,我和於副鎮長回頭再商量商量。有一定的難度。”

金德旺連連點頭。

實在地說,秦家振的這句話已經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了。他說“有難度”,那就意味著他並沒有完全地拒絕。言下的另一層意思,無非是讓他多做工作。能多做什麼工作呢?其實說白了,就是在他們身上多花錢。

然而,花錢是值得的。

曆次的經驗告訴他,這種投資是非常值得的,你投下去一分錢,收回來的就可能是一百塊錢。一本萬利!

因為有了秦家振的這句話,金德旺就有理由感到鼓舞。

74

已經是三月了,卻還有些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