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貨幣貶值和升值意味著什麼——你一定要懂的國際貿易經濟學(3)(1 / 2)

第四,傾銷的結果往往給進口方的經濟或生產者的利益造成損害,特別是掠奪性傾銷擾亂了進口方的市場經濟秩序,給進口方經濟帶來毀滅性打擊。

商品傾銷通常由私人大企業進行,但隨著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一些國家設立專門機構直接對外進行商品傾銷。商品傾銷一般分為三種情況:

(1)偶然性傾銷:因為銷售旺季已過或公司改營其他業務,把“剩餘產品”在外國拋售。

(2)間歇性傾銷:以低於市場價格甚至是成本價格,在外國市場傾銷,壟斷市場後再提價。

(3)長期性傾銷:產品以低於國內價格出售,但出口價格高於生產成本,采用規模經濟來擴大生產,降低成本。

WTO:世界貿易的協調者

據說,有一個美國投資商去重慶考察投資環境,他向當地官員提了三個問題:“第一,我想知道我到你們這裏投資能享受什麼樣的政策?第二,到這裏投資我會遇到什麼樣的風險?第三,我希望知道,當我落實投資並投產以後,假如我死(即企業破產倒閉)是怎麼死掉的?”

當地官員回答說:“你到我們這裏投資,中國其他地方有的優惠政策我都給你,別人沒有的我也給你。”對第二個問題,當地官員說,“投資風險當然有,但你的風險就是我的風險,你的困難就是我的困難,所有的風險都能幫你解決,你就踏踏實實投資。”

美國人說:“請告訴我第三個問題,假如我的投資在這兒死掉是怎麼死的。”

那位官員自認為幽默地笑著說:“你放心,你死不了,槍打我給你堵槍眼,跳樓我先跳,哪能讓你死?”

當天晚上,美國人答複說:“我不能在這兒投資。”

當地官員驚異地問:“為什麼?”

美國人說:“你可以給我別人沒有的政策,你也可以給別人我沒有的政策,這不合國際規範,況且,按照國際通行規則,我不知道會怎麼死,就不知道該怎麼活,我怎麼做投資?所以我不能把錢拿出來。”

這個故事反映了國際經濟中最被看重的一點:公平。因此,為了公平起見,產生了一個調和世界經濟貿易中的不公平現象和爭端的組織——世界貿易組織(簡稱WTO)。中國於2001年加入了WTO,博鼇論壇秘書長龍永圖曾經打趣說:“一個大個子和小個子發生矛盾時,大個子最喜歡兩個人麵對麵解決,把小個子拉到陰暗的角落裏單挑,狠揍一頓。小個子則希望把衝突拿到人多勢眾的地方去,希望有人來主持公道,請大家來講點道理。”

WTO是一個獨立於聯合國的永久性國際組織。1995年1月1日正式開始運作,負責管理世界經濟和貿易秩序,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萊蒙湖畔。1996年1月1日,它正式取代關貿總協定(簡稱GATT)臨時機構。WTO是具有法人地位的國際組織,在調解成員爭端方麵具有更高的權威性。它的前身是1947年訂立的GATT。與GATT相比,WTO涵蓋貨物貿易、服務貿易以及知識產權貿易,而GATT隻適用於商品貨物貿易。WTO與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一起,並稱為當今世界經濟體製的“三大支柱”。目前,WTO的貿易量已占世界貿易的95%以上。

WTO的宗旨是:促進經濟和貿易發展,以提高生活水平、保證充分就業、保障實際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增長;根據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合理利用世界資源、擴大商品生產和服務;達成互惠互利的協議,大幅度削減和取消關稅及其他貿易壁壘並消除國際貿易中的歧視待遇。

WTO的基本原則是在繼承GATT基本原則的基礎上,進行必要的補充和修改而來的。它們源自1994年的GATT、服務貿易總協定和曆次多邊貿易談判所達成的一係列協議。最主要的幾項原則如下:

(1)最惠國待遇原則:最惠國待遇是指締約一方現在和將來給予任何第三方的優惠,也給予所有締約方。在國際貿易中,最惠國待遇是指簽訂雙邊或多邊貿易協議的一方在貿易、關稅、航運、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麵,給予任何第三方的減讓、特權、優惠或豁免時,締約另一方或其他締約方也可以得到相同的待遇。

(2)國民待遇原則:國民待遇是指在貿易條約或協議中,締約方之間相互保證給予對方的自然人(公民)、法人(企業)和商船在本國境內享有與本國自然人、法人和商船同等的待遇。就是把外國的商品當做本國商品對待,把外國企業當做本國企業對待。其目的是為了公平競爭,防止歧視性保護,實現貿易自由化。

(3)無歧視待遇原則:無歧視待遇原則又叫無差別待遇原則,是WTO最重要的原則之一。它規定締約方一方在實施某種限製或禁止措施時,不得對其他締約方實施歧視待遇。無歧視待遇的原則要求每個締約方在任何貿易活動中,都要給予其他締約方以平等待遇,使所有締約方能在同樣的條件下進行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