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貿易:全球化向我們走來
有一個媽媽把一個橙子給了鄰居的兩個孩子。這兩個孩子便討論起來如何分這個橙子。兩個人吵來吵去,最終達成了一致意見,由一個孩子負責切橙子,而另一個孩子選橙子。結果,這兩個孩子按照商定的辦法各自取得了一半橙子,高高興興地拿回家去了。
第一個孩子把半個橙子拿到家,把皮剝掉扔進了垃圾桶,把果肉放到果汁機上打果汁喝。另一個孩子回到家把果肉挖掉扔進了垃圾桶,把橙子皮留下來磨碎了,混在麵粉裏烤蛋糕吃。
從上麵的情形我們可以看出,雖然兩個孩子各自拿到了看似公平的一半,然而,他們各自得到的東西卻未物盡其用。這說明,他們在事先並未做好溝通,也就是兩個孩子並沒有申明各自利益所在。沒有事先申明價值,導致了雙方盲目追求形式上和立場上的公平,結果,雙方各自的利益並未達到最大化。
後來,這兩個孩子變得聰明了,他們充分交流,各取所需,愛喝果汁的孩子把他的橙子皮給了另一個小孩,然後從他那裏換回了他需要的果肉。兩個孩子將皮和果肉分開,一個拿到果肉去喝汁,另一個拿皮去做烤蛋糕。雙方的利益都達到了最大化。
這其實就是貿易。如果這種情況發生在兩個國家之間,即是對外貿易。對外貿易亦稱國外貿易或進出口貿易,簡稱外貿,是指一個國家(地區)與另一個國家(地區)之間的商品和勞務的交換。這種貿易由進口和出口兩個部分組成。對運進商品或勞務的國家(地區)來說,就是進口;對運出商品或勞務的國家(地區)來說,就是出口。這在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就開始產生和發展,到資本主義社會,發展更加迅速。其性質和作用由不同的社會製度所決定。
對外貿易不僅把商品生產發展很高的國家互相聯係起來,而且通過對外貿易使生產發展水平低的國家和地區也加入到交換領域中來,使作為一般等價物的貨幣深入到其經濟生活中,使這些國家和民族的勞動產品日益具有商品和交換價值的性質,價值規律逐漸支配了他們的生產。隨著各國的商品流通發展成為普遍的、全世界的商品流通,作為世界貨幣的黃金和白銀的職能增長了。黃金和白銀除去具有貨幣一般購買手段之外,還被用來作為國際支付、國際結算與國際信用的手段。隨著黃金、白銀變成世界貨幣,產生了形成商品世界價格的可能性。世界價格的形成,表示價值規律的作用擴大到世界市場,為各國商品的生產和交換條件進行比較建立了基礎,促進了世界生產和貿易的發展。通過對外貿易,參與國際分工,節約社會勞動,不但使各國的資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而且還可以保證社會再生產順利進行,加速社會擴大再生產的實現。
1.貿易依存度
貿易依存度亦稱外貿依存率、外貿係數。一國對貿易的依賴程度一般用對外貿易額進出口總值在國民生產總值或國內生產總值中所占比重來表示。即:貿易依存度=對外貿易總額÷國民生產總值。比重的變化意味著對外貿易在國民經濟中所處地位的變化。貿易依存度還可以用貿易總額在國民收入中所占比重來表示。貿易依存度=貿易總額÷國民收入總額。外貿依存度分為出口依存度和進口依存度。出口依存度=出口總額÷國民生產總值;進口依存度=進口總額÷/國民生產總值。
2.價格競爭
價格競爭是依靠低廉的價格爭取銷路、占領市場、戰勝競爭對手的一種競爭形式。當一國或企業與另一國或企業生產的產品在性能、效用、樣式、裝潢、提供的服務、生產者的信譽、廣告宣傳等方麵都相同或無差異時,國家或企業隻有以低於其競爭對手的價格銷售產品,方能吸引住顧客,使自己的產品擁有市場。實際上,這種形式的競爭是很少見的,因為產品的有形和無形差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這種競爭的效果。
3.非價格競爭
非價格競爭是指在產品的價格以外或銷售價格不變的情況下,借助於產品有形和無形差異、銷售服務、廣告宣傳及其他推銷手段等非價格形式銷售產品、參與市場競爭的一種競爭形式。由於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商品生命周期不斷縮短,單靠價格競爭很難取得超額利潤。同時,生產力的提高,使消費結構發生顯著變化。因而,非價格競爭就成為擴大商品銷路的重要手段。其主要方法有:①采用新技術,提高管理水平,改進產品的質量、性能、包裝和外觀式樣等。②提供優惠的售後服務。③通過廣告宣傳、商標、推銷手段等造成公眾的心理差異等。非價格競爭是壟斷競爭的一種重要形式。
出口與進口的關係:貿易順差與逆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