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經常出國旅行或者從事國際商務的人,會對人民幣的對外彙率非常敏感。當人民幣升值時,你能用等額的人民幣兌換到更多的外幣;當人民幣貶值時,則隻能用等額的人民幣兌換到較少的外幣。人民幣與外幣之間兌換比率,在經濟學中稱為人民幣的彙率。
即使你不出國,你也能間接受到彙率的影響。當人民幣貶值時,中國出口商品的外幣結算價格就會下降,在國際市場上中國生產的商品就具有價格優勢,訂單就會增加,你所在工廠就會生意興隆,你的獎金就會增加;當人民幣升值時,中國生產商的價格優勢就會喪失,中國貨賣不出去,就會影響到中國企業主和工人的收入。美國把自己本土製造商大批破產倒閉的原因歸咎於中國,多次要求人民幣升值,並通過把中國列入彙率操縱國來威脅中國政府采取措施。由此可見,彙率問題不僅關係到普通人的生計,也是國際政治博弈的領域。
通過學習本章的國際貿易經濟學,將能讓你通曉中國與世界的貿易格局與經濟走勢。
彙率:兩國貨幣兌換的比率
有一天,一個外星人到地球參觀,看到地球上有兩棵果樹,一棵種在歐洲,另一棵種在中國,都結了果子,外星人很眼饞,對地球人說:“我要買你們的果子吃。”
地球人說:“好,但要先確定你到哪裏去買:到中國去買,1元人民幣1個;到歐洲人去買,1歐元1個。”
外星人說:“那我用1歐元買1個好了。”
地球人說:“且慢!其實你不用花錢就可以,你先從中國借1個果子,到歐洲去換1歐元,拿1歐元到中國去,就可以換10個果子,拿1個果子還給中國人,你就白得了9個果子,你再拿9個果子再去換9歐元,再到中國去換90個果子,再拿這90個果子再去換90歐元,到中國去換900個果子——這樣下去中國的好東西都被你買光了!”
外星人說:“哪有這樣的好事!那中國人為啥不到歐洲去賣個好價格?”
地球人說:“中國有關方麵規定10元人民幣=1歐元,就是規定了10個中國的果子=歐洲1個果子!因為中國認為隻要能出口賺外彙,就是勝利,不管損失多少資源。現在很多人把中國的商品廉價傾銷給外國,就是利用了這個差價,他們不求用歐洲的最高價格出手,隻求最快,但已經有巨額的利潤空間,不管浪費多少中國的商品,隻要自己能賺到錢就行,賺到錢立刻再到中國進貨,就是這個道理。”
彙率亦稱外彙行市或彙價。一國貨幣兌換另一國貨幣的比率,是以一種貨幣表示另一種貨幣的價格。由於世界各國貨幣的名稱不同,幣值不一,所以一國貨幣對其他國家的貨幣要規定一個兌換率,即彙率。
彙率是國際貿易中最重要的調節杠杆。因為一個國家生產的商品都是按本國貨幣來計算成本的,要拿到國際市場上競爭,其商品成本一定會與彙率相關。彙率的高低也就直接影響該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成本和價格,直接影響商品的國際競爭力。
例如,一件價值100元人民幣的商品,如果美元對人民幣彙率為8.25,則這件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就是12.12美元。如果美元兌人民幣彙率漲到8.50,也就是說美元升值,人民幣貶值,該商品在國內市場上成本實際上是低了,直接使它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變低。商品的價格降低,競爭力變強,肯定好賣,從而促進該商品的出口;反之,如果美元彙率跌到8.00,也就是說美元貶值,人民幣升值,必將有利於美國出口商品。同樣,美元升值而人民幣貶值就會有利於中國商品對美國的出口;反過來,美元貶值而人民幣升值卻會大大刺激美國對中國的出口。
日本和美國要求人民幣升值的一個重要考量就是,人民幣升值可令中國出口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成本有較大幅度的增加,可以打擊中國商品的競爭力,並反過來刺激中國大量進口它們的商品。在亞洲金融危機的時候,如果人民幣貶值,其他國家的金融危機將更糟糕。
正是由於彙率的波動會給進出口貿易帶來如此大範圍的波動,因此很多國家和地區都實行相對穩定的貨幣彙率政策。中國內地的進出口額高速穩步增長,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穩定的人民幣彙率政策。影響彙率的因素一般包括:
(1)國際收支。如果一國國際收支為順差,則該國貨幣彙率上升;如果為逆差,則該國貨幣彙率下降。
(2)通貨膨脹。如果通貨膨脹率高,則該國貨幣彙率低。
(3)利率。如果一國利率提高,則彙率高。
(4)經濟增長率。如果一國為高經濟增長率,則該國貨幣彙率高。
(5)財政赤字。如果一國的財政預算出現巨額赤字,則其貨幣彙率將下降。
(6)外彙儲備。如果一國外彙儲備高,則該國貨幣彙率將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