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我們還必須注意到,所謂沒有極限的增長,目前隻發生於這個世界上的少數中心國家。而支撐這些國家沒有極限的增長的假象,卻是大量的其他國家日益麵臨實質性枯竭的資源。
森林是一個典型的例子。1990~2000年,世界森林的麵積平均每年減少940萬公頃。有人還算了這樣一筆賬:占世界人口1/20的美國,耗費著世界1/3的資源。即使將全世界可能開發的資源都利用起來,並且重新分配資源,全世界人也不能按照美國人的方式生活。
看來,需求的力量是一種偉大的力量,不斷創造著供給;但也是一種毀滅性力量,使人類在表麵進步的同時正麵臨因資源的最終匱乏導致的大崩潰。人們不良的過度的需求需要政府加強管理。
經濟刺激政策:信心比黃金更重要
一個女兒對父親抱怨她的生活,抱怨事事總是那麼的艱難,她不知道該如何去應付生活,想要自暴自棄。她已經厭倦了抗爭和奮鬥,好像一個問題剛剛解決,新的問題就又出現了。
她的父親是位廚師,這位廚師把女兒帶進了廚房,父親先往三隻鍋裏各倒入一些水,然後把它們放在旺火上燒。不久鍋裏的水開了,他往第一隻鍋裏放了些胡蘿卜,第二隻鍋裏放雞蛋,第三個鍋裏放入碾成粉末的咖啡豆。他將它們浸入開水中煮,一句話也沒說。
女兒咂咂嘴,不耐煩地等待著,納悶父親到底在做什麼。大約20分鍾後,父親把火關閉了,把胡蘿卜撈出來放入一個碗內,把雞蛋撈出來放入另一個碗內,然後又把咖啡舀到一個杯子裏。做完這些之後,他才轉過身問女兒:“親愛的,你看見什麼了?”“胡蘿卜、雞蛋、咖啡。”她回答。
他讓女兒靠近些,並用手去摸摸胡蘿卜。她摸了摸,注意到它們變軟了。父親又讓女兒拿一隻雞蛋並打破它,將殼剝掉後,她看到的是隻煮熟的雞蛋。最後,父親讓她喝了口咖啡,品嚐到香濃的咖啡,女兒笑了。她怯生生地問道:“爸爸,這意味著什麼?”
父親解釋說,這三樣東西麵臨同樣的逆境——煮沸的開水,但其反應各不相同:胡蘿卜入鍋之前是強壯的、結實的、毫不示弱,但進入開水之後,它變軟了、變弱了。雞蛋原來是易碎的,它薄薄的外殼保護著它呈液體的內髒,但是經開水一煮,它的內髒變硬了。粉狀的咖啡豆則很獨特,在進入沸水以後,它們反倒改變了水。
父親問女兒:“哪個是你呢?當逆境找上門來時,你該如何反應?你是胡蘿卜?是雞蛋?還是咖啡?”
當遇到金融危機就畏縮嗎?變得軟弱似失去了力量的胡蘿卜?還是內心原本可塑的雞蛋?或者你像是咖啡豆呢?豆子改變了給它帶來痛苦的開水,並在它達到212度的高溫時讓它散發出最佳的香味,水最燙時,它的味道更好了。
當金融危機來襲,走出金融危機的陰影,困難重重、壓力巨大。這在於我們的選擇,更在於我們克服困難的信心。
2008年9月24日下午,在紐約華爾道夫飯店,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麵對美國經濟金融界知名人士,用斬釘截鐵的聲音說:“在經濟困難麵前,信心比黃金和貨幣更重要”。在紐約出席聯合國會議的溫家寶總理在短短48小時的行程中,特意安排了一場與美國經濟金融界知名人士的座談會。與會者都是美國經濟、金融和學術界的頂尖人物:紐約聯邦儲備銀行行長蓋特納,花旗集團董事長、美國前財長魯賓,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主席、陶氏化學公司董事長利偉誠,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哥倫比亞大學教授斯蒂格利茨,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主席哈斯。
溫總理說,美國次貸危機引發國際金融市場劇烈動蕩,全球經濟前景不容樂觀。同時也應看到,現在的情況與20世紀30年代不盡相同。美國實體經濟,包括高科技經濟基礎還是好的。過去幾十年,世界經濟曆經風風雨雨,最終都渡過了危機,實現了新的發展。今天,國際社會抵禦金融風險的能力不斷增強,經驗更加豐富。麵對危機,關鍵是要鼓起勇氣和信心,這比黃金和貨幣更重要。溫總理說,我們注意到美國政府和金融界已為穩定國內金融市場采取了一係列重要措施,希望這對緩解當前困難會起到積極作用。
美方與會者紛紛表達了對中國的期待。蓋特納說,在當前世界經濟下滑的形勢下,人們更重視中國發出的信息。中國是全球經濟金融穩定和信心的來源。利偉誠說,在美國經濟趨弱的情況下,保持中國經濟的穩定和強勁有力,是對世界的福音。斯蒂格利茨說,全球金融監管體係過去忽略了發展中國家的聲音。今後應更多地傾聽中國的聲音。斯蒂格利茨還向溫總理建議:采取積極的財政貨幣政策,擴大內需,保持經濟穩定增長;從美國金融危機中吸取教訓,加強金融監管,重視金融衍生品安全和金融創新問題;此外,還應完善社會保障體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