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80後,你也該考慮養老(2 / 2)

顯然,步入老年期後的父母將很有可能患上重病,而一旦患病,所有的醫療支出都將壓在唯一的一對80後獨生子女夫婦身上,這無疑將成為80後未來10年內最大的家庭財務隱患。而在種種現實壓力之下,80後更是無瑕顧及自身今後的養老規劃了。

1.3 四招應對財務壓力

盡管眼下許多80後正麵臨著手頭吃緊的財務問題,而在不久的將來,更是會麵臨贍養父母等諸多重負。但如果從現在開始,對自身財務狀況進行積極規劃的話,或許能夠很大程度上緩解未來極有可能遭遇的繁重壓力。

首先,80後必須從現在開始學會理性消費,量入為出。如今市場經濟飛速發展,消費主義成了社會的主流價值觀。上了年紀的人往往具有較強的儲蓄和節儉意識,但對80後的年輕人來說,一方麵從小過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一方麵又總是經受不起五光十色的消費誘惑,因此往往會選擇激進消費甚至超前消費。“月光族”、“卡奴”這些負麵稱謂便統統掛到了80後的頭上。但是現在若不積極控製消費,儲備財富“彈藥”的話,將來遭遇“財富阻擊戰”時,自己就會處於無力抵抗、被動挨打的局麵。且不要說贍養父母,光是靠自己能力償還房貸都很成問題。

因此控製不必要的享受型消費,尤其是控製信用卡透支消費的數額,在日常生活中養成節約和記帳的好習慣,是80後應對未來生活重負的基本策略。

其次,長期投資,越早越好。要想積累個人財富,隻有從“開源”和“節流”兩個方麵入手。如果說“節流”是基本策略,那“開源”就是關鍵策略。盡管在許多80後看來,自己遭遇養老問題那是30、40年後的事,或者說即使現在籌劃得再好,“計劃也趕不上變化快”,更何況許多人眼下的生存問題尚未解決,哪有閑錢考慮幾十年後的事?

但即使不為了自己以後的養老,光是為了應對5-10年即將到來的“三座大山”,80後也應該堅持儲蓄,積極投資,而且越早越好,從而盡最大限度地發揮投資的複利效應。即使剛畢業參加工作收入較少,每個月隻能存下幾百元,也總比月光要好得多。比如采用基金定投的方式來強迫自己進行儲蓄就是一種很不錯的方法,隻要堅持不懈,一定能夠積流成河,鐵杵磨針,讓小錢在不知不覺中積累成一筆可觀的財富,以應對未來的家庭財務風險。

第三,結婚置業,量力而為。中國人置業習慣於“一步到位”,尤其是購買婚房的時候,認為結婚是一生一次,因此也應該配以最高標準的婚房。然而一方麵如今房價居高不下,對許多工薪家庭來說,如果一位追求婚房的“高大全”而掏空家底,並背上沉重的負債的話,將會凍結所有的升值資產,耗盡未來財富增值的本金,並限製了未來事業的發展空間(如不敢自主創業);另一方麵,置業隻是“三座大山”中的一座,如果為了對付這一座大山就掏空家底的話,80後就會像朱麗婷一樣,無力再應對後兩座大山了。

最後,購買保險,先顧自己。在進行家庭財務風險規劃的時候,許多人都想到了保險。以前80後還是孩子的時候,他們的父母總是先顧著給孩子買保險。而現在長大了的80後想孝敬父母,於是也想為父母買保險。其實這都是理財誤區。正確的保險策略應該是給家庭中的經濟支柱購買足夠的保險。因為一旦經濟支柱出現了意外,整個家庭的生活將會受到最大的影響。因此當80後的父母步入退休階段,而80後則處於事業和收入的上升階段時,則應該反過來,給80後自己購買充分的保險。而且麵對的工作生活壓力相對較大,而他們追求刺激,追求時尚的特點也決定了發生意外的風險較高,因此,購買一份人身意外傷害保險或定期壽險非常必要。以使他們在不幸發生意外後,能夠維持基本生活和進行及時的醫療救助。因為一方麵,此時再給退休或準退休的80後的父母購買保險的話,保障成本已經太高了;另一方麵,隻有80後的健康和安全得到保障,整個家庭的未來生活才有不斷變好的希望,父母的養老也才能有所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