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80後,你也該考慮養老(1 / 2)

1.180後獨生子女麵臨“三座大山”

我國1979年開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以後,大批新生嬰兒都以獨生子女的身份降臨在這個世界上。其中的第一代獨生子女,也就是“80後”一代,如今都已逐漸離開了校園,進入了社會。一方麵,80後和他們的前輩們一樣,正在成為各個領域的中堅力量;另一方麵,他們也麵臨著諸多前人沒有遭遇過的困難和挑戰。

“案例”胡夢舟的煩心事

1982年出生的胡夢舟三年前畢業於上海的一家知名高校。原來心高氣傲、躊躇滿誌的他在剛走出校門進入職場的時候,就碰了一鼻子灰,整整半年沒找到合適的工作。半年後,胡夢舟調整了心態,最終在親戚的介紹下進入了一家小型物流公司工作,每月拿著2000元的微薄工資。其後3年間,對現況不滿的胡夢舟先後跳槽3次,但用他的話說,“每次都遇到了摳門老板”,每份工作幹不到一年就辭職了。直到現在,他的收入還是隻有3000元上下。與此同時,與他相戀3年的女友的父母眼看著女兒的年齡距離“三十大限”越來越近,也開始為女兒的婚事著急。但在胡夢舟看來,自己沒錢沒房,拿什麼和女友結婚呢?

回想起自己一路成長的經曆和眼下所遭遇的境況,胡夢舟不無感慨地說道:“我們這代80後的人也真夠不易的,從小到大都是時代變革的試驗品,既可笑又可悲。網上不是流傳著一個段子嘛,說我們上大學時,上小學不要錢;我們上大學時,上小學不要錢;我們還沒能工作時,工作是分配的;我們可以工作時,撞得頭破血流才勉強找份餓不死人的工作;當我們不能掙錢時,房子是分配的;當我們能掙錢時,卻發現房價已經漲到天上去了;當我們不到結婚的年齡時,騎單車就能娶媳婦;當我們到了結婚年齡時,沒有洋房汽車娶不了媳婦;當我們沒找對象的時候,姑娘們是講心的;當我們找對象的時候,姑娘們是講金的;當我們沒找工作的時候,小學生也能當領導的;當我們找工作的時候,大學生也隻能洗廁所的。這段話雖然是我們80後的自嘲,但也確實反映了我們的苦惱和無奈”。

顯然,大部分80後都有著類似胡夢舟這般的煩惱。由於大學生的批量化生產、中國勞動力整體供大於求、中國產業結構過於單一等諸多原因,近年來,許多進入社會的80後發現找工作變得異常困難,即使找到了工作,也大多難有滿意的收入。據調查,隻有四成80後能堅持每月給父母補貼家用;四成80後的收入隻能基本滿足自己的生活支出;更有二成80後不但無餘力照顧父母;還需要家裏不時“貼補”自己,這還不包括一些根本沒有收入的“啃老族”。

在收入不見上漲的同時,近年來國內的物價卻呈現迅猛增長之勢,尤其是與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醫療、教育、住房等方麵的負擔日益嚴重。而對80後來講,在不久的將來(5-10年內),結婚置業、生育子女和贍養父母(主要是退休父母的醫療負擔)這“三座大山”將不可避免地同時壓到他們的肩上。

家庭的重負,就如同一座大山,死死地壓在每個獨生子女的身上。他們曾是最享福的孩子,但也將是最受苦的大人。等他們人到中年,將成為世界上活得最累的人。

1.2 父母醫療支出或成最大財務隱患

而在結婚置業、生育子女和贍養父母這三大負擔中,大部分80後往往會優先考慮前兩者,而忽視了父母的養老問題。而80後的父母們往往也會優先考慮孩子的終生大事,甚至會咬咬牙拿出自己的養老錢當作孩子婚房的首付款。然而據有關部門統計,大約5年後,上海首批獨生子女父母就將開始依次進入老年階段。屆時老年人中,8成以上為獨生子女父母。4-2-1結構的家庭將普遍出現,2個80後獨生子女夫婦將照顧4個60歲以上的老人,無論從照料人手上還是醫療費用上,80後都將麵臨著史無前例的嚴峻挑戰。一旦4個老人中的任何一個患病,都將給整個家庭帶來巨大負擔。

“案例”從事廣告工作的朱麗婷便遭遇過這種痛苦。她和丈夫小徐都是1980年出生的第一代獨生子女,朱麗婷的父親去年患了一場重病,雖然父親退休後有醫保,但由於大量進口藥物和醫療器械都不屬於醫保報銷範圍,加上治療費總額遠遠超過醫保上線,因此十多萬元的醫療支出,醫保能報銷的還不到一半。

“那時我新婚不久,和丈夫共同貸款購買的房子幾乎掏盡了兩家人所有的存款,還背上了20年的債。緊跟著就是父親的這場病,家裏可用的現金悉數用光,還向親戚朋友借了些錢,這錢到現在都沒還清,以至於現在連孩子都不敢要。這些都是當時沒有預料到的。”朱麗萍這樣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