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國際貨幣體係(二)(3 / 3)

189 陳富良、徐濤:《電力行業規製政策的變遷及啟示》,載《財經問題研究》2009年第2期。

190 李鵬飛:《電力行業輸配分開的福利效應》,載《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2009年第3期。

191 白讓讓、王小芳:《規製權力配置、下有壟斷與中國電力產業的接入歧視》,載《經濟學(季刊)》2009年第8卷第2期。

192 李永來:《市場化改革與電力行業效率:基於DEA的電力行業上市公司分析》,載《當代經濟科學》2009年第1期。

193 林伯強、楊芳:《電力產業對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影響》,載《世界經濟》2009年第7期。

194 唐根年、管誌偉、秦輝:《過度集聚、效率損失與生產要素合理配置研究》,載《經濟學家》2009年第11期。

195 吳安波:《中國製造業區域專業化程度的測度、特征及變動趨勢》,載《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9年第5期。

196 趙偉、張萃:《市場一體化與中國製造業區域集聚變化趨勢研究》,載《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9年第2期。

197 鄧慧慧:《貿易自由化、要素分布和製造業集聚》,載《經濟研究》2009年第11期。

198 毛豔華、李華:《區域製造業集群的結構特征與發展策略》,載《產業經濟評論》2009年第8卷第4輯。

199 梁琦、張春葉、陳鵬:《廣東省製造業集聚與擴散現狀分析》,載《產業經濟評論》2009年第8卷第4輯。

200 何駿:《探索中國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之路》,載《經濟學動態》2009年第2期。

201 孫永波:《我國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載《經濟縱橫》2009年第3期。

202 陳建軍、陳國亮、黃潔:《新經濟地理學視角下的生產性服務業集聚及其影響因素研究》,載《管理世界》2009年第4期。

203 何駿:《生產性服務業集聚區的創新係統與重點模式研究》,載《財經問題研究》2009年第8期。

204 張益豐、劉東、侯海菁:《生產者服務業產業集聚與產業升級的有效途徑》,載《世界經濟研究》2009年第9期。

205 劉友金、趙瑞霞、胡黎明:《創意產業組織模式研究》,載《中國工業經濟》2009年第12期。

206 曾慧琴:《創意產業鏈:創新模式及價值創新》,載《中國經濟問題》2009年第1期。

207 曾光:《創意產業城市集聚論》,載《當代財經》2009年第4期。

208 譚娜、高長春:《組織生態學視角的城市創意產業競爭力影響因素分析與應用》,載《當代財經》2009年第5期。

209 曹錦周:《轉型期民航產業組織分析框架創新》,載《上海經濟研究》2009年第8期。

210 肖俊極、唐昕:《中國民航業價格競爭實證分析》,載《南開經濟研究》2009年第2期。

211 黃庭、杜智濤:《基於投入產出模型的中國鐵路產業結構分析》,載《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2期。

212 蔣媛媛、陳雯:《“網運分離”模式在中國鐵路的可行性研究》,載《產業經濟研究》2009年第6期。

213 陳甬軍、周末:《市場勢力與規模效應的直接測度》,載《中國工業經濟》2009年第11期。

214 郎瑩、王東傑:《國內鋼鐵行業橫向並購的形勢與動因分析》,載《經濟縱橫》2009年第2期。

215 蔡昉、王德文、曲玥:《中國產業升級的大國雁陣模型分析》,載《經濟研究》2009年第9期。

216 張濤、伏玉林:《我國東部地區產業升級對中西部發展的激勵》,載《財經科學》2009年第12期。

217 馮根福、石軍、韓丹:《股票市場、融資模式與產業結構升級》,載《當代經濟科學》2009年第3期。

218 王娟娟、汪海粟:《工業設計服務業與產業結構優化的互動研究》,載《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3期。

219 路紅豔:《生產性服務業與製造業結構升級——基於產業互動、融合的視角》,載《財貿經濟》2009年第9期。

220 婁峰、李雪鬆:《我國城鎮居民消費需求的動態實證分析》,載《中國社會科學》2009年第2期。

221 潘彬、徐選華:《資金流動性與居民消費的實證研究—經濟繁榮的不對稱性分析》,載《中國社會科學》2009年第4期。

222 周建、楊秀禎:《我國農村消費行為變遷及城鄉聯動機製研究》,載《經濟研究》2009年第1期。

223 楊汝岱、陳斌開:《高等教育改革、預防性儲蓄與居民消費行為》,載《經濟研究》2009年第8期。

224 尹誌超、甘犁:《中國住房改革對家庭耐用品消費的影響》,載《經濟學(季刊)》2009年10月。

225 周紹傑、張俊森、李宏彬:《中國城市居民的家庭收入、消費和儲蓄行為:一個基於組群的實證研究》,載《經濟學(季刊)》2009年7月。

226 劉靖、張車偉、毛學峰:《中國1991-2006年收入分布的動態變化:基於核密度函數的分解分析》,載《世界經濟》2009年第10期。

227 黃先海、徐聖:《中國勞動收入比重下降成因分析——基於勞動節約型技術進步的視角》,載《經濟研究》2009年第7期。

228 田新民、王少國、楊永恒:《城鄉收入差距變動及其對經濟效率的影響》,載《經濟研究》2009年第7期。

229 王雲飛、朱鍾棣:《貿易發展、勞動力市場扭曲與要素收入分配效應基於特定要素的短期分析》,載《世界經濟》2009年第1期。

230 劉學軍、趙耀輝:《勞動力流動對城市勞動力市場的影響》,載《經濟學(季刊)》2009年1月。

231 章元、陸銘:《社會網絡是否有助於提高農民工的工資水平》,載《管理世界》2009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