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 裴平、張倩、胡誌峰:《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出口貿易的影響——基於2007~2008年月度數據的實證研究》,載《金融研究》2009年第8期。
104 中國經濟增長與宏觀穩定課題組:《全球失衡、金融危機與中國經濟的複蘇》,載《經濟研究》2009年第5期。
105 趙彥雲、甄峰、吳翌琳、王敏:《金融危機下的中國區域創新能力——中國31個省區市創新能力指數2008年實證和2009年展望》,載《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09年第8期。
106 陳雨露、馬勇:《金融自由化、國家控製力與發展中國家的金融危機》,載《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9年第3期。
107 王立勇、劉文革:《財政政策非線性效應及其解釋——兼論巴羅-格羅斯曼宏觀一般非均衡模型在中國的適用性》,載《經濟研究》2009年第7期。
108 王立勇、李富強:《我國相機抉擇財政政策效應非對稱性的實證研究》,載《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9年第1期。
109 劉鳳良、於澤、李彬:《持續經濟增長目標下的最優稅負和稅收結構調整》,載《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09年第3期。
110 嚴成樑、龔六堂:《財政支出、稅收與長期經濟增長》,載《經濟研究》2009年第6期。
111 呂煒、曾芸:《體製性約束、雙重失衡與政策權衡——全球金融危機挑戰與中國的財政政策選擇》,載《財貿經濟》2009年第3期。
112 周光友:《電子貨幣的替代效應與貨幣供給的相關性研究》,載《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9年第3期。
113 範從來、趙永清:《中國貨幣政策的自主性:1996-2008》,載《金融研究》2009年第5期。
114 卞誌村、毛澤盛:《開放經濟下中國貨幣政策操作規範研究》,載《金融研究》2009年第8期。
115 鍾偉、張曉曦:《對“新共識”宏觀貨幣理論的反思》,載《金融研究》2009年第5期。
116 李稻葵、汪進、馮俊新:《貨幣政策須對衝市場情緒:理論模型和政策模擬》,載《金融研究》2009年第6期。
117 歐陽誌剛、王世傑:《我國貨幣政策對通貨膨脹與產出的非對稱反應》,載《經濟研究》2009年第9期。
118 盧盛榮、李文溥:《中國地區間貨幣政策效應雙重非對稱性研究》,載《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9年第2期。
119 蔣益民、陳璋:《SVAR模型框架下貨幣政策區域效應的實證研究:1978-2006》,載《金融研究》2009年第4期。
120 韓玉軍、陸暘:《經濟增長與環境的關係——基於對CO2環境庫茲涅茨曲線的實證研究》,載《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09年第3期。
121 陳詩一:《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與中國工業的可持續發展》,載《經濟研究》2009年第4期。
122 楊俊、邵漢華:《環境約束下的中國工業增長狀況研究——基於Malmquist-Luenberger指數的實證分析》,載《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9年第9期。
123 吳軍:《環境約束下中國地區工業全要素生產率增長及收斂分析》,載《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9年第11期。
124 袁曉玲、張寶山、楊萬平:《基於環境汙染的中國全要素能源效率研究》,載《中國工業經濟》2009年第2期。
125 吳利學:《中國能源效率波動:理論解釋、數值模擬及政策含義》,載《經濟研究》2009年第5期。
126 曲創、楊超、臧旭恒:《雙邊市場下大型零售商的競爭策略研究》,載《中國工業經濟》2009年第7期。
127 嶽中剛:《縱向壓榨抑或市場治理-基於通道費規製失效的分析》,載《財經問題研究》2009年第10期。
128 胥莉、陳宏民、潘小軍:《具有雙邊市場特征的產業中廠商定價策略研究》,載《管理科學學報》2009年第5期。
129 侯廣輝:《企業邊界的確定:“內部化”與“外部化”》,載《財經科學》2009年第8期。
130 尹莉、臧旭恒:《消費需求升級、產消者與市場邊界》,載《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5期。
131 孫要中、魏劍鋒:《基於信息空間製約的產業集群邊界》,載《當代經濟科學》2009年第2期。
132 黃瑋強、莊新田、姚爽:《網絡外部性條件下新產品擴散的贈樣策略研究》,載《管理科學學報》2009年第4期。
133 鮮於波、梅琳:《間接網絡效應下的產品擴散-基於複雜網絡和計算機經濟學的研究》,載《管理科學學報》2009年第1期。
134 孟大文、田國強:《網絡外部性與補償激勵下的非線性定價》,載《經濟學(季刊)》2009年第2期。
135 董長瑞、刑宏建:《網絡投機消費研究》,載《中國工業經濟》2009年第2期。
136 盧向華、馮越:《網絡口碑的價值-基於在線餐館點評的實證研究》,載《管理世界》2009年第7期。
137 張小蒂、王永齊:《融資成本、企業家形成與內生產業集聚:一般分析框架及基於中國不同區域的比較分析》,載《世界經濟》2009年第9期。
138 彭向、蔣傳海:《技術外溢、策略性選址與產業集聚》,載《財經研究》2009年第10期。
139 趙祥:《我國省區產業集聚:類型特征與形成機製》,載《產業經濟評論》2009年第3輯。
140 朱英明:《區域製造業規模經濟、技術變化與全要素生產率》,載《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9年第10期。
141 趙祥:《產業集聚效應與企業成長——基於廣東省城市麵板數據的實證研究》,載《南方經濟》2009年第8期。
142 胡霞、魏作磊:《中國城市服務業集聚效應實證分析》,載《財貿經濟》2009年第8期。
143 閆彥明:《金融服務業集群的網絡結構:上海案例的實證分析》,載《上海經濟研究》2009年第12期。
144 譚勁鬆、何錚:《集群自組織的複雜網絡仿真研究》,載《管理科學學報》2009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