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公堂(3 / 3)

他本來就認為下麵那倆人可能有靠山,不過以他的身份被小輩戲耍,打上幾板子也無可厚非,但那是在有人遞帖子之前,現在刑部尚書已經遞了帖子,如果他還堅持要打,那就是不給尚書大人麵子,誰知道人家啥時候就會給自己一雙小鞋穿?

可是給了尚書麵子,那自己的麵子怎麼辦?

廖淳想了很久,最終決定還是要從“秉公斷案”這四個字上做文章。堂下兩人藐視公堂可是在場眾人親眼所見,即便打了,劉尚書也不好說什麼。

打定主意,下定了決心,廖淳的嘴角又翹起一絲冷笑,丟下那封帖子,告訴那個差役若再有人遞帖子就等案子審完再送,然後他的右手再一次摸在了驚堂木上。

可惜天不從人願,那個差役很快又從屏風後閃了出來,這次他的臉上比剛才還要慌張,隱約還能看見他眼神中的一絲惶恐。

這次他送來的不是帖子,隻是一張紙,一張折了一下連信封都沒用的紙,可見讓人送這張紙的人是多麼的隨意,給應天府尹三品大員遞話兒也像是在留便條一樣。

廖淳看見他又出來,臉色越發的難看,見著他手裏的那張紙心中更加的憤怒,也不接,隻是低聲怒道:“不是讓你等審完再來嗎?這次又是誰?”

那差役咽了口唾沫,附在他耳邊道:“是內官監太監鄭和鄭公公派人送來的。”

廖淳的手下意識抖了一下,再望向堂下站著的那兩個人的眼神就複雜了許多,他怎樣都想不到這兩人竟然能同時驚動鄭和與刑部尚書同時遞話兒關照。

他敢用他三品大員的麵子鑽刑部尚書話裏的空子,因為畢竟大家都是官,官麵上的一些規矩還是需要遵守的。可他卻不敢跟鄭和談什麼規矩。

鄭和是誰?那是伺候皇上多年的親信,下西洋這麼勞民傷財的事兒,皇上都由著他折騰,這是何等樣的恩寵?

別看他是三品京官,鄭和隻是個太監,但人家要是真想給他穿小鞋,他連個哭的地方都沒有。

輕顫著的雙手打開那張紙,隻看了一眼,廖淳的臉就有些發白。

紙上就寫了四個字和一個署名。那四個字是:公斷,放人。署名自然是鄭和,還有一個紅豔豔的鄭和私印。

洪武十七年,朱元璋曾在皇宮中放置了一個鐵牌,上書“內目不得幹預政事,預者斬”,如今這塊鐵牌依然還在宮中屹立著,卻再沒人敢在太監們的麵前提起。

因為如今官場上的人誰不知道:當今皇上能坐上皇位,全靠了一群宦官的大力協助。

人家是閹人不假,可人家也是皇上最信任的人,你官位坐的再大,也隻能捏著鼻子認了,憋屈也沒地兒說理去。

所以鄭和以內官監太監之身,敢公然幹預應天府斷案,還幹預的理直氣壯,光明正大。

堂上所有人都在看著自己的老爺,身在應天府衙,斷案時有人遞條子是很正常的事情,但能讓老爺臉色難看成這樣的條子可不多見,於是他們便有些好奇,卻沒人敢問,隻能伸長了脖子等待。

趙溥也看明白發生了什麼事,心裏開始打起鼓來,先前就說過他不傻,自然知道如果遞話兒的人分量比自己家小,府尹大人肯定不會為難成這個樣子。他忍不住有些心虛的看了看李柏,心中也在疑惑對方到底是哪家子弟。

李柏同樣也在疑惑,對象卻是身旁的嶽滿樓。

上麵那個差役第一次給府尹遞帖子時他以為是師父鄭和送來的關照,可現在又來了第二封,很明顯,嶽滿樓身後也是有人的。

隻是他到底是什麼身份?背後的人居然能讓府尹大人都變了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