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行了社團信息網絡管理係統開發研究。白銀市社會科學聯合會向市科委寫了“白銀市科學技術研究項目申請書”,得到了主管領導和市科委的高度重視。目前,已簽定了合同,完成了硬件建設部分,2001年將進行軟件部分的開發研究,為市社科聯更科學的管理所屬社團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組織開展了白銀市首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評獎活動。這是白銀恢複建市以來第一次在社會科學方麵以最高獎的榮譽開展的評獎活動,得到了社科工作者的廣泛參與和大力支持。嚴格按照評獎的有關辦法和方案,成立了評審委員會,實行了兩級評選機構的初評、終評製度。對1998~2000年5月符合條件的106項成果,進行了認真、嚴肅、公平、公正的評選,共評出36項優秀成果,其中特別獎兩項,一等獎3項,二等獎6項,三等獎10項,優秀獎15項。另外,市委黨校等四個單位被評為“組織獎”。並召開“白銀市首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頒獎大會”,進行了隆重的表彰。獲獎成果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和應用價值。如白銀市交通局撰寫的《黃河四龍至龍灣段航運建設項目與可行性研究報告》已被市委、市政府采納,即將產生良好的社會效果和經濟效益。在社團中組織開展了“先進社團”、“優秀社團工作者”的評選活動。嚴格按照《白銀市社科聯“先進社團”評選辦法》和《白銀市社科聯“優秀社團幹部”評選辦法》,評選和表彰了1998~2000年工作突出的16個“先進社團”和16名“優秀社團幹部”。極大地推動了社團工作,調動了社團工作者的積極性。

辦好社科園地——《白銀社科》。《白銀社科》是全市社科戰線的理論性、綜合性刊物。每年編印出版四期,文字總量達到13.5萬字,麵向全市社科單位和社科聯所屬社團發行交流。目前該刊物已成為市社科聯指導社團工作,普及社科知識,交流社科信息,宣傳社科人物,推動社科聯工作的主要陣地,得到了大家的好評。

加強了社團的組織建設,努力提高社團的整體素質。撤消了市香功協會,另外對其它6個開展活動不正常、急需換屆的社團,進行了重點調查,並和主要負責人進行了組織建設方麵的座談,提出了合理化建議。

加強對社團的管理監督。嚴格按照市社科聯章程和中央有關規定辦事,嚴把人事、政治關。製定了主席辦公會議、常委會製度等,2000年召開了第一屆三次全委會和第一屆四、五次常委會。五月份,向所屬社團發出通知,要求社團如實向市社科聯填報《白銀市社會科學團體基本情況登記表》,掌握了第一手資料,使社科聯的管理工作程序化和規範化。

加大了與省外的廣泛聯係。先後與洛陽、濟南等全國20多個城市社科聯建立了經常聯絡關係,交流信息、資料,互相交流學習科普工作經驗和探討工作思路等。並參加了全國大中城市社科聯會議,開闊了視野,增添了學術“營養”,增進了友誼,宣傳了白銀。經常向省社科聯請示彙報工作,與蘭州市、天水市等社科聯互相交流學術思想,介紹學術活動和科普宣傳經驗。與所屬社團和社科部門的聯係更加廣泛和直接。市社科聯受到了省社科聯的表揚,社科聯領導在全省社科普及工作會上被評為全省社科普及先進個人。

白銀市社會科學的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和江澤民“三個代表”的思想為指導,以市委、市政府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以改革開放、經濟建設和西部大開發為主題,堅持抓科研、抓隊伍、抓管理,出精品、出人才、出水平,為黨和政府的決策服務,為白銀市的兩個文明建設服務。

白銀市科協始終把“科教興市”放在工作的首位,圍繞經濟建設,開展科技服務活動,集中精力做好依靠科技進步推動社會發展的大文章。

改革開放以來,白銀市科協立足於縣區廠礦和各類各級學會;著眼於青少年、在職人員、離退休人員的不同特點,采取舉辦青少年科普夏令營、開展青少年科技“五小”活動、實施“1230”工程、建立科普示範園、組織老專家服務團企業服務等一係列活動,使科協真正成了政府聯係科技人員的橋梁和紐帶。幾年來,白銀市共獲得九次全國青少年科技活動先進集體稱號。

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科技作為第一生產力,自然重任在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