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山酒業公司在其發展壯大的過程中,大膽開拓創新,以建立現代企業製度為方向,深化企業改革,轉換企業經營機製,強化基礎管理,在日益激烈的白酒市場競爭中,逐步實現了六個轉變:即生產由粗放型向集約化轉變,產品由單一型向係列化轉變,普通白酒向低度優質名酒轉變,生產方式由作坊式向現代化、規模化轉變,經營形式由單一型向多種型轉變,管理方式由經驗型向科學化、標準化轉變。在實現六個轉變的同時,建立健全企業的營銷網絡,企業的規模不斷發展壯大,如今已發展成為甘肅省白酒行業的四強之一。

為了進一步加大條山係列白酒銷售力度,在景泰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1998年,條山酒業公司實現了與景泰縣酒類專賣局的合作,由縣酒類專賣局對條山係列酒進行專賣。經過景泰縣各級部門的積極協助和配合,對景泰白酒市場進行了規範管理,打擊了假冒偽劣產品的銷售。1999年實現銷售收入3302.10萬元,實現稅金901.9萬元,為發展地方經濟作出了貢獻。

二、強化質量管理。實施名牌戰略

條山酒業公司從建廠至今,把產品質量作為企業發展的基礎,始終抓住質量這根主弦不放鬆。1995年引入IS09000族國際質量體係標準,實施全麵質量管理,公司把貫徹實施IS(Y)002國際標準作為立足國內、國際市場的一項重要措施來抓,編製了以《質量手冊》為綱領的《程序文件》及《作業指導書》。在生產產品的主要環節,建立了過程控製點18個,及時對過程能力進行調查分析、評價,有效地保證了產品質量的穩定提高。經過有效規範運作,使企業的管理行為和生產行為更上一層樓,使每位員工都明確了自己的崗位在整個質量體係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白了體係運行中“我應該做什麼,怎麼做,做到什麼效果,何時做,何地做和為什麼要這麼做”。從上到下形成一個“三不”質量管理製度,即質量意識淡薄的員工不能上崗;產品達不到質量標準的車間不能生產;原輔材料達不到質量標準的不能進廠。從而形成一整套的內部質量考核標準,並對產品嚴格實行“質量一票否決製”。

1995年5月,在甘肅省白酒行業首次通過GB/T19002—1994ISO9002:1994質量體係,產品質量認證取得了方圓標誌證書,拿到了走向國際市場的“通行證”。

在狠抓質量管理的同時,積極實施名牌戰略,培育高技術、高質量、高效益的名牌產品群體。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和當地文化背景,確定以“條山”作為企業產品的商標,本著“開發一代,生產一代,投放一代,研製一代”的宗旨,不斷調整產品結構。經過幾年的艱苦奮鬥,形成了以“條山”為著名商標的九大係列近30個產品。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條山酒業公司大力實施名牌戰略,名優產品層出不窮。近年來推出的條山2000年、酒聖、聖酒等,以其酒體清澈透明、酒質精絕、窖香濃鬱、綿甜爽淨、餘味悠長、瓶型獨特,使商家情有獨鍾,倍受消費者喜愛。

“條山”牌以其眾多的名優產品、深厚的文化內涵、卓越的品質和信譽,1997年7月被評為甘肅省著名商標,1998年8月,條山牌係列產品被省技術監督局公布為甘肅第一批受保護名優產品。

三、抓住千年機遇。迎接新的挑戰

麵對新世紀的挑戰和西部大開發的千載難逢的曆史機遇,酒業公司將發展成為以白酒為主、多業並舉的現代科技水平較高的新型集團企業,具體思路如下:

第一,大力調整產品結構,依托自身的農業產業優勢,以生產果酒、保健酒等低度、優質和綠色飲品為突破口,培育公司新的經濟增長點。根據國家對白酒發展的要求,以“白酒的風格、果酒的工藝、補酒的功能”為產品結構的調整方向,以新工藝、新技術為切入點,在保持白酒傳統風格特征的基礎上,降低白酒的有害成份,提高產品的營養成份和保健作用,使產品的適應性及質量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滿足廣大消費者的需求。

第二,徹底實現從工廠向公司製轉變,全麵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製度,使企業自身運行機製逐步趨於完善和成熟,使企業以嚴密的組織、健全的管理來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