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天水市輕紡工業發展思路初探(3 / 3)

(一)優化企業組織結構

天水輕紡工業行業門類多、產品雜,對其他產業的帶動作用不明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規模相對偏小,力量分散,缺乏規模化生產的大集團。不僅難以達到規模經濟效益,而且由於資金、技術力量分散,生產成本過高,使企業喪失競爭能力,這也是全市輕紡工業虧損持續增加、生產能力大量閑置的重要原因之一。要形成真正的支柱產業,振興輕紡工業,就必須依托優勢產品,對現有分散的中小型輕紡企業進行重組,將資金、技術力量、生產裝備集中起來,重新配置,形成產業內部合理的專業化與分工協作關係,走企業集團化的道路。重組現有存量,一方麵有利於政府實施促進工業技術進步、技術創新的傾斜政策,另一方麵有利於形成規模化生產的支柱產業,使其達到規模經濟產量,形成規模經濟優勢,提高市場競爭能力。

(二)突出優強企業和重點企業

按照“扶優扶強”的指導思想,對目前已形成生產規模、品牌優勢、市場網絡、企業發展前景趨旺的天水卷煙廠、甘穀油墨廠、天水塑料集團、飛天工貿公司、天水地毯廠等企業,集中力量扶持發展,使其盡快形成天水輕紡工業的龍頭企業。對目前生產經營較為困難,但經過資本結構調整,企業組織結構發生變化,正走向市場的甘肅棉紡織廠、天水春風絨線集團、天水電池廠、天水製藥廠等企業,重點在盤活存量資本、激活內部活力、大膽引進外資及管理機製、實現“脫胎換骨”的轉變上下功夫。應當注意到,這些企業在天水輕紡工業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影響或製約全市工業發展的大局,必須高度重視,全力支持,使其盡快擺脫困境,走向市場。

(三)實施名牌產品戰略

全麵提升全市輕紡工業的整體素質,有賴於一批市場認可的名牌產品。麵對加入WT0、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新形勢,必須大力實施名牌產品戰略。按照《天水市工業產品結構調整實施計劃》和《天水市關於實施名牌戰略的意見》,在大力推進技術創新、加快名優新特產品開發步伐的同時,重點扶持培育已進入市級名牌、省級名牌和隴貨精品的“敦煌”牌油墨、“天寶”牌農地膜、“天河春”係列白酒、“春風”牌絨線、“雪萊”牌絨衫、“飛天”牌漆器,以及具有較高知名度的“奔馬”、“麥積”牌香煙、麥積山雕塑、大地灣彩陶、蓯蓉通便口服液、“禾蕊”牌麵粉、雕漆、地毯、絲毯等一批輕紡產品。通過強化管理、降低成本、增強市場競爭力,擴大市場占有率,逐步形成一批充滿活力、能帶動區域內相關產業發展的名牌產品。

(四)發展非國有製工業

輕紡工業具有勞動力密集的特點,相對其他行業,非國有製工業理應占有較大的比重,但是,目前全市鄉以上獨立核算輕紡工業中,國有工業的比重占78%。這說明,輕紡工業中,國有工業比重較大,非國有製工業仍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要激活輕紡工業,必須下決心調整所有製結構,大力發展非國有製工業。認真落實發展非國有製工業的政策,積極引導、扶持各種非國有製企業發展壯大。鼓勵引導私營企業以購買、租賃、承包等形式參與國有、集體輕紡企業的改革。大力發展一批技術起點高的民營輕紡企業,提高非公有製輕紡工業的科技含量。同時,引導私營輕紡企業學習國有、集體、外商投資企業的成功經驗,改革企業體製,加強企業管理,實行資產重組,增強技術開發能力,建立現代企業製度。發展重點是農副產品深加工、旅遊工藝品開發生產企業,在生產場地、技改項目、銀行貸款方麵給予傾斜,扶持其向集約化、規模化經營發展。

(五)拓寬籌資渠道

投入不足是長期以來輕紡工業麵臨的一個重要問題。要加快輕紡工業的發展,必須千方百計解決資金不足問題。解決資金不足的問題,不能把眼睛隻盯在銀行身上,而要進一步拓寬籌資思路,多渠道籌措資金。既要積極爭取項目及國家資金的投入,更要實行招商引資,積極利用國內外資金。還要創造條件,選擇好的企業,組建上市公司發行股票或發行企業債券。既要抓好現有企業的扭虧增盈,提高經濟效益,增強自我發展能力,還要采取措施,幫助已建成但未能達產達標的項目發揮效益。

(六)培養造就一支企業家隊伍

輕紡工業的發展有賴於一支懂經營、善管理、廉潔自律的企業家隊伍。當前,要盡快建立企業經營者的任職資格和評價製度,完善一整套有效評價經營者業績、強化企業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的激勵約束機製,逐步形成職業企業家市場。破除論資排輩等陳規陋習,選拔一批優秀年輕人才充實到企業領導崗位上來。完善健全年薪製,使經營者的勞動與經營成果掛鉤。實行法律監督、職工民主監督、審計監督並舉,進一步加大對企業經營者的監督力度。

(作者為天水市人民政府研究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