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天水市輕紡工業發展思路初探(1 / 3)

陳 葆

天水是全省輕紡工業基地之一。麵對西部大開發的曆史機遇和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新形勢,如何理清輕紡工業的發展思路,進一步深化改革,加快發展步伐,對於促進全市工業經濟的跨越式發展,實現工業強市戰略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根據國家和甘肅省的產業政策,結合天水工業發展現狀,對全市輕紡工業的發展思路初步進行探討。

一、輕紡工業的發展前景

經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50餘年來的發展,天水已形成了以地方國有、集體企業為主體,食品、紡織、煙草、木材加工、家具製造、造紙、印刷、塑料製品等多門類的輕紡工業體係,成為全市三大支柱產業之一。改革開放20年間,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全市輕紡工業改革和發展邁出了一定的步伐,企業改組取得較大進展,技術進步取得新成績,招商引資成效顯著,多元化經營格局初步形成。但是,由於種種原因,改革與發展的步伐緩慢,結構調整的力度不大,困難和問題都比較突出,經濟效益滑坡,資金嚴重短缺,企業負擔沉重,外部環境不寬鬆。

盡管全市輕紡工業麵臨諸多困難和問題,但是,輕紡工業作為全市工業支柱產業的地位尚未改變,仍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今後要繼續大力扶持和培育。

(一)輕紡工業在全市工業中占有重要地位

2000年全市國有及限額以上非國有輕紡工業企業有99戶,占全市工業企業的48.53%,輕紡工業總產值、工業增加值、資產總額和從業人員占全市工業的比重均在1/3以上,而實現稅金的比重在一半以上。全市大中型工業企業有35戶,其中輕紡工業就有12戶,占34.29%;12戶大中型輕紡企業的工業總產值、增加值、資產總額、實現稅金、從業人員,分別占全市工業的16.56%、24.15%、16.3%、42.27%、16.46%。再從輕紡行業內部結構看,紡織工業的比重占30.47%,煙草工業的比重占24.87%,食品、印刷、塑料工業的比重分別在5%~7%之間。這些都充分說明,輕紡工業的支柱地位仍然沒有改變。

(二)輕紡工業企業具有一定的比較優勢

全市輕紡工業中具有一大批骨幹企業,主要有甘穀油墨廠、天水卷煙廠、天水新華印刷廠、甘肅春風絨線集團、天水塑料企業集團、天河酒業集團、天水地毯廠等。主要產品有油墨、顏料、卷煙、農膜、棉紗、棉布、毛衣、絨線、幹電池、火柴、白酒、飲料、啤酒、地毯、絲毯、雕漆製品等。甘穀油墨廠是名列全國同行業前三名的大型油墨骨幹企業,也是全國有機顏料行業出口量最大的企業之一,生產的“敦煌牌”油墨和酞菁藍顏料,榮獲“隴貨精品”和“甘肅省著名商標”稱號,產品銷售網絡不僅遍及全國,而且出口歐美和東南亞30多個國家和地區。天水塑料企業集團是國家輕工總局定點農用膜生產廠家,農用地膜年生產能力2萬噸,產量名列全國第8位,是西北地區最大的農用地膜生產企業,其產品在全國同行業處於先進水平。天水地毯廠的地毯、天水絲毯廠的絲毯等產品久負盛名,人選北京人民大會堂陳列,是傳統的出口產品。

(三)發展輕紡工業符合產業政策導向

作為傳統產業的輕紡工業,國家和省上的產業政策不僅沒有明令限製,而且提出仍要強化對其進行改造升級,進一步發揮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比較優勢。《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綱要》指出:輕紡工業,積極發展木漿、高檔紙板、新型家用電器、差別化纖維、產業用紡織品、高檔麵料、名牌服裝及農產品深加工等;西部地區要發展有特色的綠色食品、中草藥等及生物製藥等。根據我省的部署和要求,我們要著力抓好輕紡、食品、製藥等行業和重點企業,圍繞這些優勢產業和重點企業論證,建設一批重大技術改造項目和新項目,注重優勢產業與外資的“嫁接”發展。輕工、紡織等行業要按照突出特色、發揮優勢的要求,加大改造改組力度,加快新產品開發,逐步實現集約化經營;加快發展農產品加工業,促其成為優勢產業。

(四)新形勢迫切要求輕紡工業加快發展

從國際上看,世界經濟一體化、投資和貿易自由化進程加快,世界科技突飛猛進,知識經濟迅速發展。中國已加入WT0,無疑將推動輕紡工業結構的變動,給天水市輕紡工業發展帶來了機遇和挑戰。從國內看,目前我國內需不足,除了收入水平問題外,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產業結構調整和創新對引導消費、創造需求的帶動作用不明顯。由於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消費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使供給結構和需求結構矛盾日益突出,輕紡工業出現相對過剩的局麵,這對天水輕紡工業的發展形成了巨大的壓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綜上所述,麵對國際國內新形勢,麵對天水輕紡工業的現狀,客觀上要求全市輕紡工業加快改革發展步伐,加大結構調整力度,進而推進產業結構的升級優化,提高整個產業的競爭力。我們必須適應新形勢,抓住機遇,迎接挑戰,理清思路,明確重點,采取有效措施,堅持不懈地抓好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