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農業發展麵臨的主要問題
俄羅斯農業產值連續8年持續增長,但農業領域仍存在很多問題,製約農業穩定發展的因素仍大量存在,其中比較突出的問題是:
第一,農業增長幅度波動較大,近年來增長速度放緩的趨勢增強。2000~2003年間,農業產值年均增長6.5%~7%,增長幅度較大,2004~2007年以來,年均增幅下降到1.5%~2%,增長速度放緩。俄羅斯農業投資積極性仍然不高。農業投資占總投資的比例不足3%。而農業產值在GDP中所占的比重約為5.5個百分點。
第二,農業生產條件差,首先表現在市場基礎設施發展水平低,農業生產者難以獲取到從事農業生產所必需的資金、技術和信息;由於農產品市場不穩定,資本短缺,私人投資不足,保險活動發展水平低,農業的資金保障程度低,農業人才短缺。農業科技水平仍然比較落後,產業技術裝備落後,主要生產設施更新速度慢;靠天吃飯的狀況沒有改變,農業競爭力仍處於較低水平。農業作為弱質產業,仍需要國家政策扶持。
第三,在糧食自給有餘,部分糧食出口國際市場的情況下,一些品種的農產品仍需要大量進口。與進口糧食相比,俄羅斯本國農業生產者所生產的產品競爭力低,在市場上受到進口農產品的排擠。與2000年相比,糧食和農業生產原料的進口總量增長了1.9倍,2006年進口總額高達216億美元。在肉、奶市場上,進口產品占據相當高的份額。歐盟國家農業國內支持度高於俄羅斯,歐盟農業生產企業每公頃農用地獲得的財政補貼是俄羅斯的60倍,歐盟每年用於補貼農業的預算支出為600億美元。進口糧食對俄羅斯糧食市場衝擊較大,俄羅斯目前農產品進口平均關稅為12%,而歐盟進口平均關稅為25%。
第四,農產品與工業品之間“剪刀差”日趨擴大。農產品價格低於農業生產資料價格,增加了農業生產者的成本。此外,自然壟斷行業產品與服務價格不斷上漲,農業生產所需的燃油、電力等支出增加,農業企業利潤率難以快速提高。
第五,一些農業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和財務狀況仍在不斷惡化,農業企業債務負擔未得到根本解決。雖然政府啟動了農業企業的債務重組計劃,但仍有近1.2萬家企業因各種原因無法參與該計劃,近5000家企業在債務重組後仍無法清償重組後的債務,導致一些農業企業無力進行擴大再生產。農業企業破產企業數量快速增加:2004年破產訴訟案為3455件,2005年11月初,還有6210件處於訴訟程序中。
農業的慣性發展以及較低的競爭力,導致國家社會經濟發展麵臨著一係列係統性危機。主要表現在:產業間的交換減少,全國統一市場的形成速度慢,對經濟增長有消極影響;城鄉居民生活水平差距不斷擴大,不僅導致城鄉間社會緊張程度加劇,由於各地區農業發展水平不平衡,也導致地區矛盾;農村居民大量流入城市,激化了城市的社會問題,導致城市勞動力市場和住房市場的失衡。
四、農業發展前景
根據2006年12月29日頒布的《農業發展法》,俄羅斯政府製定了《2008年—2012年農業發展和農產品市場、原材料及糧食調控的國家綱要》(以下簡稱《綱要》)。這一文件確定了2008~2012年農業發展的目標、任務和方針、國家農業政策措施以及支持農業發展的資金保障和各項措施的落實機製。其中,農業政策的主要目標是:促進農業地區穩定發展、擴大農業生產、提高農業的競爭力;增加農村居民就業,提高農村居民收入,發展農村地區社會和工程基礎設施,促進住房建設,發展天然氣管道係統、電力和供水事業發展,建設教育、醫療、文化休閑機構,加大交通和電信網絡設施建設,提高農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為加強農業生產者競爭能力,使農業生產者能夠獲得土地、資金、技術和信息資源創造條件;拓寬農業融資渠道,使農業生產者能夠獲得信貸資金,為農業部門提高生產效率創造條件;加快農業重點領域的現代化改造,使其在國內外市場上獲得較強的競爭優勢,促進農村居民擴大需求;增加農產品商品化率,增加農業收入;發展保險業,完善稅收製度等。該綱要指出,農業的快速高效發展不僅是解決生產、金融和社會問題的經濟前提,也應該是GDP翻一番、減少貧窮、提高國家糧食安全水平的保證。
《2008年—2012年農業發展和農產品市場、原材料及糧食調控的國家綱要》提出了執行完畢後的預計指標,農業生產盈利水平提高到10%(目前盈利水平為8%),國產農產品所占比重從2006年的63%提高到66.8%,農業企業工作人員工資翻一番,從2006年的年工資3.72萬盧布增加到7.37萬盧布。
但專家認為,該綱要仍存在很多不足之處。首先,國家財政對農業的扶持力度仍然低於發達國家。根據該綱要,2008~2012年,俄羅斯政府計劃從聯邦預算撥款5540億盧布(約合160億歐元),但即使加上地方政府預算撥款(地方預算撥款不應低於聯邦預算撥款的10%,這是強製條件),預算劃撥資金仍難以滿足需要,遠遠落後於西方發達國家的水平。歐盟投資於豬肉、牛肉和牛奶生產的年預算撥款總額高達570億歐元,美國每年支持農業的資金總額約為2500億美元。其次,對農業信貸的補貼額度仍然很低,無法滿足農業生產者的信貸需求。該文件計劃在未來5年時間裏提供的信貸補貼資金,可保證農業生產者獲得3000億盧布的貸款。信貸補貼規模無法滿足需要,很多農業區60%~70%的企業無法得到信貸利息補貼。再次,該《綱要》並未為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列支。雖然投資基金可向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提供資金,但投資基金的投向必須是50億盧布以上的大項目。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一般均為小額投資。此外,雖然《綱要》內容詳細,各項指標明確,但缺少落實機製。比如,《綱要》提出加強農業育種,提高收成率和盈利水平,到2012年使良種種植麵積所占比重提高1.5倍,從目前的6%提高到15%。但是,《綱要》提出的擴大良種播種麵積的途徑是為購買良種提供信貸補貼,而俄羅斯種子市場的主要問題並非價格問題,而是良種不足問題。另外,《綱要》提出將糧食銷售額提高24%,將糧食出口量提高34%,但落實措施較為混亂。
第八章 企業發展與國有經濟的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