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財務報表附注應如何審查(2 / 3)

②在企業發生關聯方交易時,應說明關聯方性質、交易類型及其交易要素。

交易要素包括:交易的金額或相應比例;未結算項目金額或相應比例;定價政策(包括沒有金額或隻有象征性金額的交易)。

12.7財務報表檢查有哪些局限性

如前所述,財務報表是提供企業生產經營管理信息的主要渠道,在企業諸多報表中具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它對於企業加強經營管理、促進技術進步、開拓市場、提高經濟效益均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同時,分析、檢查財務報表也是查賬人員用以發現會計錯弊的重要途徑。

但是財務報表(本處僅闡述財務報表的局限性,其他報表與此相類似,因此不再介紹)與其他報表一樣,其自身不能夠全麵、詳盡地反映企業全部的經濟業務活動的所有方麵,不可能滿足查賬人員的各種複雜需要。

因此,查賬人員必須注意到財務報表存在不足,在檢查中盡量避免或減少其帶來的不利影響,即既要保證報表的正確性、合法性、合規性,保證報表的內在質量;同時又要設法彌補報表的局限性,最大限度地滿足社會各界對企業經濟核算信息的各種需求,使報表檢查不僅具有查錯防弊的防護功能,而且還具有提高報表使用價值的建設性功能。

一般而言,財務報表的局限性主要表現為:

(1)財務報表是以貨幣為單位綜合反映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活動的,“貨幣計量”是會計核算的前提之一,它清楚地說明了企業在會計核算過程中采用貨幣作為計量單位,記錄和反映企業的經營狀況。

以貨幣單位計量固然有許多優點,它能夠比較準確和有效地將企業經營活動統一地表現為資金運動,能夠比較全麵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且具有可比性、可累計性和可綜合性,這是其他計量單位(如實物單位、勞動單位等)所不能比擬的。在我國人民幣是國家的法定貨幣,在我國境內具有廣泛的流通性,所以會計製度規定,我國的會計核算以人民幣為記賬本位幣,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通過人民幣進行核算反映,對此人們已習以為常。

財務報表是會計核算的結果,它所提供的數據資料均以貨幣單位計量和反映,無一例外,但是對於企業無法以貨幣單位反映的經濟活動方麵,如企業管理人員素質、能力,企業職工的業務水平,企業的經營思想、經營方針和經營策略,其創新意識和能力,企業在市場中的地位及其在消費者中的影響力,企業機器設備的性能、生產能力、產品品種、質量和用戶的反映,企業擁有的資源、占有的市場份額等等,這些對於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對於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形成和變動,對於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於企業經濟信息的使用者也具有特殊的功用,而財務報表由於自身的性質和特點,決定了其無法給予必要的披露和反映。

也許是報表之間的分工,財務報表主要從貨幣計量的角度反映企業的生產經營,而統計報表是從實物單位與價值單位的結合上反映企業生產經營,業務核算報表則主要從實物單位的角度反映,因此財務報表的局限性可以通過統計報表和業務核算報表加以部分彌補。

查賬人員在對財務報表進行檢查的同時,應注意將三種報表有機結合,在財務報表唱主角的同時,不應忘記“配角”的作用;有時根據經濟信息使用者的需要,還要將主次顛倒,強化統計報表和業務核算報表的作用;在對報表進行檢查時,如果發現財務報表中存在問題,從財務報表不能查出產生原因及其過程時,查賬人員應運用其他報表的檢查結果作為對照,也可以對照有關會計賬簿檢查的結果,這樣才能夠達到報表檢查的目標,並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2)財務報表是會計核算的最終產品,並不能顯示企業經濟活動的全部,更不能完全依靠其查證所有的會計錯弊。

會計核算的基本程序。

也就是說財務報表是根據已經發生的業務活動,即既存的客觀事實,而不能對未發生的經濟活動進行記錄和反映,即財務報表是對經濟活動的事後反映,而不能進行事中和事前的預測和控製反映。

但會計信息的使用者,不僅要了解過去發生的和現在的經濟活動及其結果,有時也需要對企業經濟活動的未來狀況做出把握,對未來的生產經營、投資管理等做出判斷和決策,而財務報表提供的曆史資料隻能作為一種前車之鑒的參考。

針對上述情況,報表查賬人員應注意,既要對報表主體內容進行檢查,保證報表的正確無誤;同時也要注意運用報表的附注內容或其他報表的項目,延伸反映企業經濟活動可能的發展趨勢和可能出現的諸多結果,如運用業務核算的素材、財務指標和經濟技術指標的分析結論、統計調查的結果等等,將企業目前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與未來的經濟活動的發展聯係起來,以展示企業經濟活動發展的全貌,從更深刻的內涵上揭示企業經濟活動的性質和規律,發現其存在的問題及其成因;又如從財務報表的檢查中發現了錯誤和舞弊,查賬人員必須深入到有關賬簿和憑證中去,並從深入查賬的結果中說明報表錯弊的特征和影響。